随着昨晚《中国好声音》总决赛的结束,这个节目已经伴随观众八季了。
八年,在这不紧不慢的岁月里,这档国内的王牌音乐节目给我们带来了数不胜数的音乐盛宴。
当初呼吁不看面值只讲唱功的音乐节目,现在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我总会从网上热搜听到关于《好声音》的消息。当然唱歌的声音真的不止一届.
任谁都没想过李荣浩会成为本届 《中国好声音》 最大的“黑马”。
凭借他独特的制作眼光和几十年的制作经验,他选择了最特别的演奏者,为他们量身打造了自己的音乐之路。
以2019年《中国好声音》年度冠军邢汉明为例,他用自己独特的唱法演唱了陈奕迅的《浮夸》。
千变万化的嗓音,不一样的唱法,这个冠军在好声音的舞台上真的是独一无二的。
当然,冠军也意味着巨大的争议。
听出她的声音的观众会觉得邢寒明的唱法真的很奇怪。
不认可的人会认为,这种刻意的新鲜感只是正常唱法的过度空虚。
她独特的小众歌曲选择将她自己所有的比赛曲目变成了一个连贯的故事线索。
可以说,邢寒明的出现是《好声音》节目的一个突破。
她引导观众接近一种全新的音乐审美,完全不同于过去传统的“大嗓大歌”的审美。
不幸的是,游戏结束后,网上关于游戏的争议仍在继续。
近年来,大家其实对于小众唱腔的包容度有所上升,但仍然经不起大众审美的审视。
邢寒明这种唱法独特的选手是不会轻易被接受的,甚至很多人在微博下讽刺她是“跑调冠军”。
image/02961c8ca9254b8d8aaa0091baed4443" />
可又不得不承认的是,华语乐坛真的需要这样独特的多元化的年轻声音。
音乐也需要爱和尊重,如果大家都歧视小众音乐,乐坛的发展也终将是畸形的。
提到与众不同的小众唱腔就不得不提到节目中另一位令人惊艳选手——周深。

凭借雌雄莫辨的音色,和对歌曲宛如女生般细腻的细节处理,他早已经成功地杀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赛道。
在这场总决赛上周深以一曲《我爱你中国》获得观众的集体的喝彩。
他的神仙嗓音正好赶在节日的最后一天表达了对中国的热爱。
他用自己百灵般玩转轻灵的声线,向我们诉说着中华儿女的拳拳爱国之心。
不得不说,《好声音》真的欠周深一个冠军。

你是怎么喜欢上一首歌的呢?
是因为那短短几秒的前奏就能俘获你的心,还是充满共鸣的歌词击中了你的灵魂?

其实有些歌手,只要当他们一开嗓,就仿若射出了一颗击中你胸膛的子弹,让你醉在他的声音中无法自拔。
周深最早出现在2014年度的《中国好声音第三季》节目中,他刚一开嗓,就令座椅背后的四位导师惊艳,与选手李维合唱的一首《贝加尔湖畔》更是成为了这首歌赞誉度最高的版本。
从那一年夏天开始,周深这个名字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但是,他没有因此爆红。

甚至在参加完好声音后,潮水般的质疑朝他涌来。
许多人总是会抵触这样柔化的男性声音,他们质疑:
“他的女声不过就是个噱头,既然这样我为什么不直接去听女歌手唱呢?”

其实,除了观众之外,在生活中周深因为嗓音问题也同样受到了影响。
因为嗓音像女孩子,让他一度自卑,曾有同学嘲讽他是“泰国人妖”。
偏见与嘲讽,给他带来不小的心理阴影,以至于从不敢在别人面前唱歌。
但他热爱音乐,从不曾放弃,一直以来有着这样一个念头,将力量积聚起来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爆发。
为此,原本在乌克兰学医的周深,出于对音乐的热爱,大一结束之后就转去学习美声。
他之前在《蒙面唱将猜猜猜》节目中,一度被人质疑性别,一袭坠地黑色蕾丝长裙和高跟鞋,是众人眼中的“女神”。
更有些许明星在舞台上表白周深:“好想谈恋爱!”

完美的声线与身材,同样令同台表演的小伙伴频频展露爱意,谁能想到面具之下竟是男儿身。
周深说:
“《声入人心》让大家认识到更立体的我,在《蒙面唱将猜猜猜》的舞台上,对我的意义也很重大,大家可以单单去聆听我的声音”。
谁能想到,哪怕是曾以为的缺点,变成了独一无二的优点,使得他脱颖而出。

后来,周深几乎成了国漫的御用歌手,许多的国漫歌曲都交给他来演绎。
例如饱受好评的《白蛇缘起》……
真正让他被大众熟知的,是他演唱了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主题曲《大鱼》。
这首歌曾被乐迷评价“直达灵魂,震人心魄”。

当时不少媒体形容《大鱼》是周深职业生涯的小高潮,也是瓶颈。
高晓松曾对周深评价说道:周深的声音天生适合歌唱生命,歌唱他的美好和灰暗,歌唱那些无常和确幸。
周深不止可以唱《大鱼》,还可以去演绎其它风格,如《大护法》的主题曲《不说话》,《斗破苍穹》主题曲《直破苍穹》,《罗小黑战记》主题曲《不再流浪》等…...
他抓住了演唱主题曲的机遇,树立了专属于自己的代表作。
如果真的有被上帝吻过的嗓音,那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人选就是周深。
他最出彩的便是他的声音中自带的空灵音色,这样的音色并非是像李玉刚先生那样训练出来的小嗓,而是天生具备的阴柔,这些特质都可以说是得天独厚。

他的确不够爆红,但是实力却绝对不容小觑。
可悲的是,如今的华语乐坛都在追求流量,流量成了衡量音乐价值的标准。
可一味追求流量,迎合流量,势必会丧失个性,就永远停留在“中国制造”,不可能有“中国创造”。

音乐的繁荣不体现在流量,而应该是多元。
一万个人如果只听一种音乐,那绝不是繁荣的征兆。

按照节目组原本的意思是今年“好声音”中导师李荣浩的加入,反映了节目组试图更接近年轻人音乐喜好的意图。
录音室考核,导师混战抽签决定对手、封麦、封印等赛制细节的调整……是“好声音”在专业性和可看性之间寻求平衡的探索。

噱头虽然增加,然而这档节目已经将近十个年头,从最开始的唱功比拼到如今已经逐渐开始让观众审美疲劳,于是这届导演组便开始为节目头搞足了争议。
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最年轻的导师李荣浩。
大概李荣浩自己都没想过自己会在几个月内上了不知道多少次微博热搜……
在某一期节目里,李荣浩曾为李凡一选择《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并且一点没有改编!

这不禁让观众质疑什么时候网络歌曲居然也能登上电视平台?
还记得当时自媒体的文章里铺天盖地的都是对华语乐坛的失望,认为口水、抄袭、翻唱的歌曲已然将华语乐坛摧毁的一无是处。
随后李荣浩发长文回应称
“音乐没有好与坏之分,不要再被误导,音乐只有你喜欢和你不喜欢这两种方式”,并强调网络歌曲不代表没有档次、没有品位,呼吁大家不要再给音乐分高低贵贱。



其实这些年网络歌曲一直被各种声音环绕,这些歌曲演唱者大多没有知名度。
歌词比较简单,旋律比较舒畅,往往听几遍就能哼出旋律。
但也因为偶然间爆红,被一些自认为很懂音乐的人看不起,认为这些歌没营养,不登大雅之堂。
不过,了解李荣浩的粉丝都知道,李荣浩在担任制作人的时候,给薛之谦写过《丑八怪》,给陈学冬写过《不再见》,还给张信哲写过《牡丹忧》,更是给张杰写过《花手绢》等歌曲。
而他自己也有很多家喻户晓的歌曲,像《李白》《年少有为》《老街》等歌曲。
所以,李荣浩的音乐才能是很受大家认可的。
对于李荣浩来说争议的点也许不仅仅是因为音乐,譬如说他在《中国好声音》第一季时未出道、参加《中国好歌曲》未获得导师青睐,如今却成为导师?
年轻、出道晚、资历浅不够资格……

纵观整个华语乐坛,有实力、有魅力、有个性的音乐人、歌手以及好的原创歌曲并不少,但真正为这些音乐及音乐人提供全面展示的舞台却不多。
这也许就是《中国好声音》能躲过“7年之痒”的原因之一。
它让音乐综艺回归到与人、而非风格相关的音乐本质之中,将多元音乐审美回馈给广大观众。
《好声音》为华语乐坛和整个偶像市场“造血”,在对音乐审美的多元促进。

这将是无数年轻人的内心呐喊。
这样的能量激发着更多好音乐、好歌手、好作品,也让更多有音乐梦想的年轻人看到了希望。
虽然《中国好声音》节目的确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是这个节目最迷人的地方一直都是实力歌者站在舞台上肆意歌唱、挥洒自信的模样。
他们经过节目打磨进入行业中的歌手,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乐坛中坚力量。


正如其制作人曾经说过的:
“有人在这个舞台上面临更大的挑战,有人在接下来的生活中面临更大的挑战,但起码大家都为了好音乐,这个是唯一单纯的,来自心底的。”
关于音乐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如今观众在变,国内的原创音乐环境在变,整个行业的音乐性更加丰富多元,乐坛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实力派歌手的春天也越来越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