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因地制宜 精准施策 铺开乡村振兴画卷

——全县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发言摘登

华店镇党委书记杨孟斌——产业绘就“满园春色”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支撑。我们以“镇域经济民营化、民营经济园区化”为导向,着力推进民营创业园建设。

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我们通过“深挖资源”集约利用土地,比如“华创科技产业园”利用老窑厂的土地资源,吸引入驻企业14家。再比如,我镇精心打造的3大精品“园中园”,通过产业的集聚效应,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通过“双招双引”扩大园区规模,园区已完成从“招商”到“选商”的转变,并通过“以商招商”不断吸引企业落户,今年新引进企业2家,新开工建设企业15家,续建企业10家;通过“腾笼换鸟”推动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园区共入驻企业130余家,其中四上企业25家,逐步形成机械加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包装印刷、生物医药等四大产业集聚,实现了优势产业间隔分布、竞相发展、融合共生。

如今,民营创业园已成为产业集聚新高地、经济发展增长极,2019年推动全镇实现税收6087万元,同比增长42.3%。

产业园区的快速、健康发展,不仅有效解决了群众居住、环境优化、设施配套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了群众在镇区“干什么”的问题。目前,园区企业解决就业近6000人,建筑岗位解决就业800余人。

下一步,华店镇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坚持以“四实”导向转作风,以“三化”要求抓落实,不断挖掘发展潜力、增创发展优势、打造发展亮点,为打造乡村振兴齐河样板贡献华店力量。

宣章屯镇党委书记冯晓勇——现代高效农业大有可为

宣章屯镇围绕藜麦、蔬菜、畜禽养殖三大主导产业,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子,全力打造镇域经济全域化发展的乡村振兴样板。

抓牢藜麦育种产业,依托山东藜麦产业研究院,打造全国领先的藜麦优质育种研发基地,推动藜麦种源本土化。建立藜麦标准化种植基地,以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成立3至5家藜麦种植合作社,吸引群众参与进来,实现规模化土地流转;做好藜麦产业园规划设计,加快引进覆盖上下游产业链的藜麦深加工企业。

打造现代蔬菜产业发展新模式。依托全镇20个蔬菜种植专业村、1万亩蔬菜种植基础,坚持龙头企业带动、支部领办合作社和能人富户引领,走高端菜、设施菜、产业菜的路子。充分发挥美东省级农业园区的种植、加工、冷链配送全链条优势,全力打造全省农校对接第一品牌。目前,已与山东师范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体育学院等6所高校合作,蔬菜日供应量达40吨。积极搭建美东智慧平台,创新“无人售卖”销售模式,在全市各大社区建设500个恒温无人售卖点。

打造国内孵化规模最大的种鸭孵化养殖基地。充分发挥山东科源畜牧产业园带动作用,通过“公司+农户”的家禽联营生态养殖合作模式,实现种鸭养殖100万羽,日孵化量40万只,为群众提供800个稳定就业岗位。延伸产业链条,3年内打造饲料加工、羽制品加工、冷链食品加工于一体、产供销“一条龙”的综合性现代化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潘店镇党委书记张炎——党建领唱振兴曲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近年来,潘店镇坚持一个统领、强化两个功能、实施三大工程、推进四项改革,打造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坚持一个统领。镇党委把党建作为首要工作优先安排部署,建立了“党委书记牵头抓、副书记靠上抓、组织委员具体抓”的党建格局,年初制定全年党建目标计划,与各村签订党建目标责任状。

强化农村党支部政治和经济两个功能。运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党员联户、村党支部书记述廉述职等方式,把农村支部建设成为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的领导核心,近三年来,累计培育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21个。

实施三大工程。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工程,通过培训班、报告会加强思想建设。实施过硬支部梯次推进工程,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打造了靖庄、刘洼农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试点,2018年以来8个软弱涣散村6个实现了转化。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提质增量工程,坚持分类施策、一村一策促进增收。

推进四项改革。探索了党支部、党员星级管理评定机制,建立起集教育、管理、评定于一体的党支部、党员星级评定中心。探索了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做到事前审查、事中审视、事后审计,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近三年来累计投资9000万元对83个村实施了街巷硬化,村民全程参与监督。探索了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机制。探索了农村事务治理机制,今年以来已依法依规调处矛盾纠纷24起。

赵官镇党委书记邵朱军——“一二三四”走出乡村美

赵官镇按照“一二三四”的思路建设美丽乡村,全域化布局、高标准建设,生态振兴取得初步成效,先后荣获省绿色生态示范城镇、省级园林城镇等称号。

围绕一个中心,让美丽乡村得民心。坚持以民生为中心,充分尊重民意、维护民利、凝聚民心,使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符合意愿。

坚持全域化布局和高标准建设两轮驱动,让美丽乡村增颜值。对照“五化八通八有”标准再提升,推进锦川社区“四化”建设,持续完善污水处理、公益性墓地、教育园区等公共服务资源,不断提升社区物业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对31个村实施“两通三化四清”美丽宜居乡村达标建设,硬化街巷胡同25.3万平方米,铺设花砖10万余平方米,安装排水管道4.1万米。

实施拆违清残除脏治乱清洁、旱厕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行动,让美丽乡村有气质。先后开展三轮行动,清理存量垃圾1500余吨;累计安装改厕设备3395套,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常住人口的100%;开展社区规范提升、村庄清洁等集中行动60余次等。

强化组织、人才、资金和产业四大保障,让美丽乡村壮筋骨。突出党建引领,深入实施“两个组织”建设,创过硬支部、促集体增收。开办农民技能培训班4期,王震、张峰等10余名特色人才落户兴业。培育了刘西多肉植物、董寺黄河莲藕等多个特色产业,引进了圣达、皇威、爱香宏等农业龙头企业,增加就业岗位300个以上,带动群众人均增收1.5万元。

马集镇党委书记邢涛——触“网”攀“云”兴电商

今年以来,马集镇立足特色产业基础,扎实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坚持高点定位,立足于打造全省领先的农村电商示范镇,对标省内知名特色电商小镇,创造性借鉴吸收成功经验。5月初,先后赴济南市、惠民县等电商发展先进地区学习考察,为建设镇电商孵化基地带回了可复制的发展模式。

打造电商基地,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总投资400万元,高标准打造马集镇电商孵化精品街,划分孵化、创业、仓储、物流四大功能区,承接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功能。目前,一期1500平方米孵化基地已建成投入使用,与山东也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可提供电商培训、产品展示、直播带货、视频制作等全方位服务。累计培训农村电商从业人员200余人次,培育意向市场主体30余家。

立足农产品品质优势,培育知名网络品牌。严把农副产品品质关。加强从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到产品品质、加工包装再到冷链物流、电商营销等全过程检测和监管,建设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可追溯体系;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实施精准选品,倾力打造本地“黄河三宝”“小米原浆”“水乡蜜薯”等10余种优质农特产品品牌,讲好“黄河故事”,深挖产品历史文化内涵,走“人有我优”的品牌崛起之路。目前,已拍摄制作短视频50余条,在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品牌推介,点击率突破3万。

加快物流体系建设,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结合快递下乡进村工程,依托马集镇云物流基地,引进合众物流公司入驻,可实现农产品包裹1天内进城并发往全国。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法明——牵头抓总强“三农”

今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局在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了“奋战100天夺取夏粮丰收”行动,成功防治小麦条锈病发生,夏粮总产达到13亿斤以上;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顺利完成验收;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支持开展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县、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齐河)、全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实施县,被推荐为省部共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县,成功举办了全省“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齐河示范区小麦现场观摩会。

我们将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扛起牵头抓总的责任,尤其是抓好乡村振兴市对县考核指标任务完成工作,对于去年优势工作要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对于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等落后指标要争先进位,确保年终考核名列前茅。

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基础性工作来抓。大力实施粮食丰产提升工程,开展整建制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确保每年粮食总产量不低于22亿斤。实施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培育工程,力争2022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突破100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40家,打造全省农产品深加工行业领军企业5家以上。实施“五个一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工程,逐步形成100家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联手共创、协作发展的新机制。依托村域特色,挖掘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

县商务局局长宋善炎——创新引领流通转型升级

近年来,随着电商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县龙头电商企业达104家,“黄河三宝”、空心挂面等20多款特色农产品实现网络热销,2019年销售额达1.5亿元。县商务局将把发展壮大农村电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创新引领农村流通转型升级,促进形成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畅通、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和现代农村市场体系。

明确目标,全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建立县、乡、村三级电商物流综合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农产品网货供应体系、农村电商市场主体培育体系、农村快递物流体系、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体系、农村电商精准扶贫体系等六大体系。总体目标是,2020年建成1个县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5个乡镇(街道)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100个村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培训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1000人次,培养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100家以上。2022年,镇级、村级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及物流配送服务实现全覆盖。

多措并举,开展当地农产品网络销售。引进第三方知名电商平台在我县设立区域总部;深化与抖音、快手等直播电商平台深度合作;实施农村电商人才万人培训计划,开展五类人群的农村电商人才培训,重点培训基层干部、涉农企业及合作社工作人员、农民主播网红达人及网商主体、农村青年及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通过电商平台+农特产品龙头企业+贫困户农特产品的“1+1+N”电商扶贫方式,搭建农村电商精准扶贫体系等。

县市场监管局局长陈有良——让品牌成农业发展王牌

县市场监管局将立足自身职能,积极作为、创新实干,大力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工程,让品牌成为齐河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建立子品牌培育机制。巩固品牌基础,在原有“齐河小麦”“齐河玉米”等地方特产中发展一批过硬品牌;在原有老字号、“三品一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中提升一批名优品牌等。扩大增量,培育产业带头人,带动全县“一村一品”和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发展;通过主动服务开展品牌商标权质押贷款等工作,创建一批新商标、新品牌,力争年均新增商标数量15个以上。加大扶持,落实经费保障,从今年起,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专项资金,按照先建后补的原则,用于农产品品牌建设与推广。

全力打造公用品牌。健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建立起既符合农产品实际又与国家和行业标准接轨的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推行农产品条码制度,建立产销区一体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网络。加大农产品投入品监管力度,落实“黄河味道·齐河”品牌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完善企业自查报告制度等。

聘请一流的品牌策划机构,结合我县文化与产品特色,设计具有齐河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农产品品牌符号。

建设公用品牌推广和保护体系,建设多样化农产品销售渠道,做好品牌营销。建立完善品牌保护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品牌侵权违法行为,加强品牌保护工作的分工协调,建立品牌保护机制,维护市场形象,实现公用品牌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