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9日讯(记者黄丽丽林锋燕)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第41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第19位、中国创新百强县第23位,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工业性投入、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等11个指标湖州全市第一……翻开2019年的成绩单,地处长三角中心腹地的长兴,毫无疑问是湖州发展的“优等生”。
然而,长兴并没有就此满足。站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长兴在思考:
在大都市区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之下,县域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关键场域,如何突破发展的制约,处理好做大经济总量和提升发展质量的关系?如何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圈中,找准定位,发展优势,探索具有长兴特色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长兴给出的答案是:以优质项目支撑高质量稳增长,探索项目全过程管理机制,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打造高质量实体经济发展环境,通过质量强市建设、亩均论英雄等系列改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以“环太湖发展高地、长三角经济强县”为目标,对全县工业平台进行边界划定,探索空间合理开发、产业集聚发展、要素高效利用的新模式……
高质量发展,并非不要增长速度,而是立足长远,为未来腾挪出更多的发展空间,从而实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的更高目标。长兴正以“优等生”的冲劲和担当,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县域经济治理模式,为全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长兴经验、做出长兴示范。
以项目促发展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
弁山脚下,烟波浩渺的南太湖畔,古镇、马戏、动物馆、海洋馆、农场、湿地公园等依次铺展,冉冉升起一座旅游新城——太湖龙之梦乐园。从项目开工到开放运营,这个总投资251亿元的项目创下了1000天建成并部分试运营的奇迹。
奇迹的背后,是无数人日以继夜的奋斗。
早在项目落户的时候,长兴就提出“举全县之力支持龙之梦项目”。随之启动“援龙计划”,派出11位干部驻扎在“龙之梦”,并建立了每月专题例会制度,先后召开专题例会59次。班子成员带着服务专员深入项目一线,针对项目推进过程中的交通、供电、人力等配套要求第一时间提供保障。
对长兴来说,项目签约只是服务的开始。从项目招引、落地到建设直至投产,长兴建立了全过程管理机制,确保把真正适合长兴发展的项目引进来、服务好、培育大。
“长兴已经过了招商引资‘来者不拒’的阶段,向选商择资、‘宁缺毋滥’转变。”长兴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项目招引阶段,长兴设置了严格的准入管理制度,所有进入县项目招引数据库的项目首先进行专家评估,对“低散污”坚决说“不”;但对引进来的“大好高”,则进行“全要素保障”和“全流程服务”,2019年长兴县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全过程平均用时68天,在湖州全市用时最短。
项目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长兴深知,只有高质量的项目才会有高质量的产出。在“选商择资”的时候,长兴不仅持续发力龙头“大好高”项目,更在产业链招商和培育上下足功夫,力求优质项目集点成面、串珠成链。
2018年2月,总投资326亿元的吉利新能源汽车项目签约落户长兴。除了项目本身的“大好高”,长兴更看重吉利项目背后的磁吸效益。两年后,围绕吉利项目形成了一个占地2000余亩的吉利配套产业园,未来,从一只电机到一整套电控、一整只座椅,都将在这里下线,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将打上“长兴制造”的印记。
经济学家指出,打造全区域、全要素的产业链生态圈是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围绕新型电池等四大主导产业和新材料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长兴做足“建链、延链、补链”的文章,2019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45个,新认定市级“大好高”项目108个,均位列湖州全市第一;今年上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已达107个,其中市级大好高64个,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以改革优服务打造高品质营商环境
七月夏日,暑意正浓。走进位于煤山镇的浙江长兴紫鑫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的机器设备正在抓紧生产一批高强度炸药包装膜。几年前,因为厂区面积大、生产效率低,亩均税收只有2万多元,该企业被扣上了“低效企业”的帽子。感受到生存压力后,紫鑫科技引进意大利进口的生产设备,生产效率提高3倍,亩均税收超4万元,顺利达标。
这是煤山镇开展“低散乱”企业整治攻坚行动的缩影,也是长兴盘活低效土地、提升亩均税收的一个案例。近年来,通过综合分析省市考核、土地开发、土地资源等要素指标发现,亩产效益不高已成为制约长兴发展的瓶颈,向资源消耗少、单位产出高、亩均税收高的发展模式转型迫在眉睫。
为了摸清全县低效企业的发展现状,长兴搭建了亩产效益大数据中心,录入全县2921家工业企业的产值、入库税金等经营信息和总计6.7万亩的用地面积信息,并对它们分ABCD四档进行绩效评价,引导水、电、能、环境容量和人才、资本等资源要素向高质高效领域流动,实现了各类资源要素合理配、合法配、优质配、高效配。2019年,长兴县累计关停279家低效企业,规上企业亩均税收提升至22万元。
“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好不好,与主力军强不强有很大关系。”长兴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长兴高度重视实体经济振兴,通过科技创新、质量强市建设、亩均论英雄等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和机制全力服务企业发展,打造高质量实体经济发展环境。
每年春节以后,长兴都会公布工业企业“50强”名单。入选的企业会获得政策、资金、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支持。对于规模不大、却效益高的科技型企业,实施“百企攀高”“提质达标”“扩面提质”等行动,引导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对于需要转型升级的小微企业,则通过厂房“低改高”、数字化改造、小微产业园建设等方式,实现规范化、集聚化发展。
“要在龙头企业培育上下功夫,也要在中小微企业培育上花心思。”长兴县主要负责人说。目前,长兴已建立一支从小微企业到“50强”企业,再到省“三名”、市“双金”等龙头企业的企业培育良性发展梯队,2019年成功入围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名单。
以平台聚资源优化县域生产力布局
车出杭州,一路向北不到两个小时,便是长兴县水口乡。2018年,长兴出台《关于全县工业平台边界划分的实施意见》,严控一般乡镇平台开发边界,水口乡是唯一一个不划定开发边界的乡镇,并强调有序实施“退二进三”。
这意味着水口乡不仅不能承接新的工业项目,已有的项目也要腾退转移、关停淘汰。水口乡的发展路径在哪里?
长兴的答案是,一方面优化考核机制,对六大平台以外的乡镇(街道、园区),逐步降低与工业经济发展相关方面的考核比重;另一方面,保护好水口乡的生态环境,立足绿水青山发展乡村休闲、乡村旅游。如今,水口乡已成为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乡村旅游集聚区之一,来自杭州、上海等地的都市游客成了这里农家乐的常客。
“把生态环境保护好,把资源集中到适合发展的平台去,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这是长兴对工业平台边界进行划分的初衷。目前,长兴已经形成了以1个国家级开发区、3个省级园区和2个特色园区为主体的“1+3+2”六大工业平台,通过整合提升、要素集聚和特色培育,成为全县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的主战场。
走进位于画溪街道的新能源小镇“城市客厅”,屋顶和侧面都安装了光伏板,科技感十足。依托天能、超威两大电池行业龙头企业,新能源小镇重点集聚新型电池、新能源电动车(含关键零部件)、太阳能光热光伏三大产业,引进中俄新能源材料研究院等90余家关联产业,形成了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以特色小镇为代表的平台、园区是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围绕全县工业产业区域发展方向,长兴鼓励乡镇(街道、园区)“错位发展”和“差异竞争”,加快形成“一园一业”“一镇一品”。在县级层面建立选商引资“一盘棋”机制,乡镇(街道、园区)之间不搞政策比拼、不搞内部竞争,资源要素、项目信息由县里统一管理调配,根据全县工业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及指导目录,引导拟签约项目定向落户、企业定向集聚、产业定向集群。
“县域经济说到底是特色经济。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就形成不了核心竞争力。”长兴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长兴必须坚持走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人新我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迈向高质量。
长兴名片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试点示范县、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省振兴实体经济试点县、省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县、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省纯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基地。
201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8.2%;人均生产总值万元(按户籍人口计)。全年财政总收入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元和元,分别增长8.8%、9.8%,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7:1,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列。
专家点评
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将“努力建设展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近年来,长兴始终围绕“环太湖发展高地、长三角经济强县”建设目标,坚持一年一产业、一业一方案、一企一对策,通过谋划推进县域园区整合提升、探索创新项目建设全周期管理机制、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县等举措成功吸引太湖龙之梦乐园、吉利新能源汽车、爱康科技等百亿级项目落户,持续推动传统细分产业改造提升,成为中国电池产业之都、全国粉体行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此案例既是长兴对标“窗口”担当、打造高质量发展县域样本的重要支撑,也对全省建设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典型的实践意义。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城镇发展研究所周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