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过得好不好,在于处理事情的能力,更在于面对问题的心态。
生活中,我们无法预知会遇到什么,但可以选择怎样处理应对。
过得好的人,遇事懂得这样应对。
01
遇事不慌,稳得住。
生活永远充满变故,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遇事稳得住,才能见招拆招,游刃有余。
生活里,我们总会遇到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
很多时候,事情本身并不糟糕,你的慌乱反而会让事情变糟糕。
越是着急,就越会手忙脚乱,慌乱之间,只会让人忙中出错,不可收拾。
古人云:“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当你遇事不慌,能够稳住自己,平心静气地面对一切。
你会发现,生活中所有突如其来的难题,都早有它的应急方案。
遇事不慌、稳得住,是一个人必备的能力。
外交部高级翻译张京,曾一度占领热搜。
她凭借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上,沉稳大气、完整准确的临场翻译,展现出了新时代中国外交人员的风采。
众所周知,翻译重要讲话,绝对不能译错,否则会造成外交事故。
因为每个人的短时记忆内容有限,所以口译人员需要辅助笔记,去还原发言内容。
一般来讲,每次时长不超过3分钟,才在翻译可承受的范围。
而在张京开口之前,杨洁篪主任刚刚结束的讲话,时间长达16分26秒。
一番义正言辞地驳斥,情绪激昂,不仅是即兴的,更有大量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表述。
我们国人听来,那是酣畅淋漓、精彩至极;
但对翻译来说,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难度呈指数级增长。
张京面对剑拔弩张的气氛,一句“我先翻译一下吧”,先将氛围缓和下来。
接下来,她以沉稳的语调、流利的英文,将中方立场清晰、客观、准确地翻译出来。
与美方翻译得磕磕绊绊、词不达意相比,更是教科书级示范,让人领教了什么叫作“翻译界的天花板”。
如果说,外交场合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那么张京,无疑就是沉稳应对的战士。
遇事不慌,认真思考有用的解决方法,才是最可行的。
1989年,白岩松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他满心欢喜到人事司报到时,却被里面的工作人员告知,他的关系被退回广播学院了,人家不收他了。
白岩松郁闷至极,但还好他忍住各种情绪没去找人理论,也没有采用极端方式去解决问题,而是去了圆明园,划了一下午船。
后来,他在《白说》中提到了这段经历,如是说道:“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二十一岁这个年龄,遭受如此大的打击之后,会选择冷静一段时间再做决定。
那个独自划船的下午改变了我,我想明白了,不要愤怒,不要恨,不要报复,先要拯救。拯救别人,也是拯救自己。”
那次被拒之后,白岩松到乡下积极锻炼一年,然后去了《中国广播报》成为一名编辑,接下来又因为工作出色转而去了《东方时空》。
面对这次意外的打击时,白岩松是冷静的、镇静的。试想,如果他当时情急之下做出了不理智的举动,或许,我们就无法看到如今的白岩松了,更不会看到他在书中的那句感悟:失败,往往是更好的人生开始。
一件糟糕事情的发生,也许会让我们立马陷入艰难的境地,但也不能否认它将会给我们另一些有利的转机。
古人云:事急则缓,事缓则圆。
遇到事情,即使再着急也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理清头绪,再做事。
一个人,不管时候,遇到事情,稳住是第一要诀,先稳住而后见招拆招,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事情。
02
遇事扛得住。
人生是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注定伴随坎坷与艰难。
有句话说:“事,靠自己扛,才能面对;路,靠自己走,才有骨气。”能扛事,是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就一番事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很多人以为,这需要才华,需要智慧,需要机遇。但其实,优秀的人身上往往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能扛事。
那些最后走出人生低潮,获得成功的人,无一例外都是遇事扛得住的人。
看过一场马拉松比赛,一名选手不幸摔伤双脚,被远远甩在队伍后面。可他并没有放弃比赛,仍艰难地向前缓行。直到评委为获奖选手颁完奖后,他还在坚持小跑,一圈又一圈。
观众们都保持着肃穆,等他完成最后一圈,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大家都站了起来,纷纷表达自己的敬意。
后来有人采访他,问他为什么在比赛早已结束的情况下,还要带伤跑完全程。他坚定地回答:“我的国家从万里之外送我来这里,不是叫我在比赛中起跑的,而是派我来完成比赛的。我必须扛起我的责任,做好我的本分。”
他认为,一个人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都不应该被吓倒,而是应该努力地去克服它、超越它。哪怕肩上的担子很重,也要努力担起来。
一个优秀的人,不一定才华横溢,不一定聪明绝顶,但一定是一个能扛事的人。
能扛事并不是毫不畏惧,而是你明明感到痛苦,但仍选择迎难而上。
在低谷与绝境中,不放弃希望,在连番打击之下,仍有信心和力量。
遇事不逃避,不轻易放弃,咬紧牙关想办法渡过难关,即使失败了也有从头再来的勇气。
遇事如果扛不住,就不能过上想要的生活。
曾经有一位年轻导演叫胡迁。
仅仅29岁,就已经出版了两本书,自编自导了一部电影。
由于缺乏名气,拉不来投资,他就自己贴钱去拍。
当他把这部寄予厚望的电影发给制片人时,对方却要求大幅度删改。
可等他仔细删改完后,最终还是无法上映。
终于,他扛不住了,用一根绳子,在楼道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然而就在他离开五个月后,他的遗作《大象席地而坐》突然得以上映,并在柏林电影节获得最佳影片,被誉为“大师级的艺术作品”。
可惜,因为没有扛住生活的重压,他再也看不到这些了。
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段负重前行的路程。
你扛不住,所有努力都会付诸东流;扛住了,你的未来才会一片光明。
生活有时候,或许会以痛吻你。
但只要你拼尽全力,当你扛过生活的捶打,你就能超越自己,不断努力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人这一生,无论是谁,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坎,或多或少要承担一些压力。只是有的人遇到事情,一咬牙,含着泪就扛过去了,有的人却被压垮了。
这世间从不缺让你的世界天翻地覆的事情,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扛得住。
作家余华说:中国年轻一辈人里面,有很多优秀者,但很少有能扛得了事儿的人。
成年人的人生里没有容易二字。
困难就像大海里的浪,不是一次性打完,而是一浪接一浪,所以能不能面对一次又一次的考验,特别考验人。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欠缺耐逆性。他们频繁地更换目标,付出一点努力就感动了自己,遇到一点挫折就轻言放弃。
理由无非是累了,都这么“久”了,生活给了我这么多次“重击”了,还不见成效,够了。想要幸福到来,也不愿意花上几秒等一等。
宫崎骏在《龙猫》里曾说:“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
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谁不横亘着几座大山?我们虽然没有“搬山填海”的能力,却要有“愚公移山”的决心和耐心。
遇到难事,不能退,你能退到哪儿,你只能跟它拼。
人在困境中,至少要学会两件事:在等一等,也许就会柳暗花明;在等待的过程中,绝不要放弃成长。
一个能扛事的人,就像一棵大树,历经四季的风霜雨打,却依旧挺立。
03
遇事放得下,得失随缘。
为过去的生活叹息,生活只会给予你黑暗。
把自己从过去中解脱出来,你前面的脚下才有亮堂的路。
这一生,很多时候,放得下才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态度。
人生学会向前看,该翻篇的就翻篇,该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斩断过去,才能腾出手来更好地拥抱现在和未来。
常人害怕失去,斤斤计较得失,多少烦恼,由此而生。
从前,有个人把谷子装在瓮中。家里养的骆驼把头伸进瓮里偷吃谷子,不料脑袋卡在里面,怎么也出不来了。他舍不得那个瓮,又没办法把骆驼头弄出来,无计可施,日夜苦恼。
这时,有个老人告诉他:“你不必烦恼,我有办法,你只要把骆驼头砍下来,不就出来了吗?”
此人觉得言之有理,马上照做。没想到,砍断了骆驼的脖子,头还是出不来。他只好又把瓮砸破,终于把骆驼头取了出来
驼瓮俱失,此人笨得可笑。笑话别人很容易,倘若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就不见得有如此轻松了。
拿起来容易,放下太难。岂止是钱财,譬如权力、地位、感情,凡此人生种种,无不在得失间转换轮替,非得即失。人生就是不断得到,又不断失去的过程。舍不得瓮,还会失去驼。
人生,总是在得到和失去之间循环往复。
《道德经》里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祸福相倚,得失相半。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看淡得失,一切随缘。
其实,失去看似是祸,却未必是祸。
当你失去一些事,总会得到一些。
有一位少年,因为交通意外失去左臂。
他毫不气馁,拜一位师父学习柔道。他师父告诉他:“你只有一条手臂,所以只能学一招。”
少年把这一招练得炉火纯青。不久之后,他就要参加比赛。
他内心惴惴不安,没想到,他一路披荆斩棘,杀入决赛。
决赛对手经验丰富,他打得很艰难。关键时刻,他再次使出那招,成功把对手制服。
赛后,师父告诉他:“你练的那一招,唯一的破解方法是抓住左臂,而你没有左臂。”
失去或许很痛,但与此同时,上天也馈赠了你礼物。
得失随缘,所有的失去,都会换一种方式回来。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要拿得起,更要放得下。放下昨天的不快,放飞今天的心情,该来的自然会来,该去的还是要走。
人生在世,很多事情,只有放下了,才能重新开始。
放不下,痛苦一辈子;放得下,轻松一辈子。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个富翁整天感到不快乐,便背着很多金银财宝,外出寻找快乐。
但是走遍千山万水也没有找到快乐,不由得失望透顶。
此时,恰好有一樵夫挑着一担柴走来。
富翁于是感叹:“我家财万贯,衣食无忧,为什么总是不快乐呢?”
樵夫放下肩上沉甸甸的柴,擦擦汗水说:“其实快乐很简单。对我来说,放下就是快乐!”
富翁于是恍然大悟:自己天天背着那么多财宝,担心这担心那,又怎么会快乐呢?
于是,他便拿出许多财宝,专做善事,如此,内心果然快乐了。
很多时候, 执着万般痛苦,放下万般自在。
一个人最好的活法,就是不怕事,能扛事,能忘事。
遇到事情,该冷静时要稳得住,该直面时要扛得了,该释怀时要放得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