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江河》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更能够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华民族定能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那么大家在阅读过程中肯定有一些感受的,所以下面我们就给大家分享一些范文参考,有需要可以看看。
《万古江河》读后感篇1
《万古江河》是一部描述中国历史长河中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变迁的著作。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带我们穿越时空,从远古时代到现代,从北方的黄河流域到南方的长江流域,展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阅读这本书,我被深深吸引。作者不仅仅是在叙述一个国家的历史,更是在讲述一个民族的命运。书中呈现的每个时代、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故事,这些文化和故事汇聚成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江大河。
我特别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的描述。无论是儒家的仁义礼智、道家的无为而治,还是佛教的慈悲为怀,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融合。这种多元性和包容性使得中国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创新和发展。
然而,《万古江河》也提醒我,在这条历史长河中,不乏波折和坎坷。无论是朝代的更迭、战争的创伤,还是社会的动荡,都给这条大江大河带来了不小的波澜。但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中国仍能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不断前行。
读完《万古江河》,我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本书不仅提供了我宝贵的知识,也激发了我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我相信,在这条历史长河中,我们的民族将继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万古江河》读后感篇2
帝王将相、皇家贵胄以及诸如此类的成功人士,在中国古代史中占据了太多的位置,他们的强势使得平民大众在历史中难以有一席之地。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老百姓说过话的人很多,但是为他们书
写历史并且传诸后世的人却是少之又少。由是观之,许倬云先生和他的《万古江河》一书实在是殊为难得。先生论史,追求的是将艰深的学理用平和温婉的笔触娓娓道来。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言:“今日读史之读者,不同于旧时,在这平民的时代,大率受过高中教育以上者,都可能对历史有兴趣。”而生活在
现在的我们,未必都是帝王将相的后裔,我们并不能从以往如成功人士家谱的历史中了解自己究竟从何而来。因此,许先生所做的,正是为老百姓立传,留存整个社会的记忆。
在《万古江河》中,许先生以长江黄河比喻中国文化,以大海比喻世界文化,讲述了: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文化从源头的涓涓细流蜿蜒而下,逐渐包容各种文化,一个多元而复杂的中国文化体系,终于成形。许倬云先生得益于梁任公《中国史绪论》的启示,将这一过程当作中国文化圈不断扩张的过程,分为中原的中国、中国的中国、东亚的中国、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世界的中国以及中国近百年现代化浪潮的蹒跚历程。这种划分方式,已然超越了中国传统史家刀切豆腐式的断代手法。更难能可贵的是,先生将叙述的重点放在日常生活中的升斗小民身上,从社会史的角度透视文化的转折与开展,这种气魄与视角,非大家不能为。
千秋历史,万古江河。在许先生看来,历史文化之于自然地理,正如帝王将相之于小民百姓,前者的作用和影响远远不能与后者相比。正如先生在一次讲座中所说:“自然是长程,文化是中程,而政治只是短程。”然而,今天很多研究历史的人似乎将这句话颠倒了过来。最近出版的诸多史学著作,仍然
摆脱不了以政治史为纲的旧习,日常生活少见着墨,自然地理更是存而不论。现在的历史畅销书《品三国》、《明亡清兴五十年》也不能脱离这一窠臼。因此,先生在《万古江河》中所作的努力,既填补了中国通史的某种空白,也给人以极大的启发。
《万古江河》读后感篇3
《万古江河》是一部描述中国历史长河中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变迁的著作。作者通过对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深入剖析,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漫长岁月中不断奋斗、创新和发展的历程。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韧。无论是夏商西周的封建社会,还是秦汉唐宋的统一王朝,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面对外来入侵和内部动荡时,中华民族始终能够坚定信念,保持团结,共同抵御困难。
此外,《万古江河》还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中国文化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而且博大精深、多元包容。中国的文学、艺术、哲学、科技等方面的成就,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中国文化也在不断地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吸收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不断创新和发展。
在阅读《万古江河》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一名现代青年,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时代发展,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总之,《万古江河》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更能够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华民族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万古江河》读后感篇4
这是一本很好的历史书,虽然作者的观念也许是很个人化的,但是历史就是这样一个不客观的人文学科,只要能够合理的解释人类历史,就是一本好的历史读物。洋洋洒洒这么厚一本书,许倬云真的知识太丰富了,寥寥几笔带过的知识点可能需要我们私底下读很多本书才能够觉察考证的,读这本书真的惊叹作者的知识面之广,无所不包。
从中国这片土地上的远古人类说起,直到中华民国结束为止,洋洋洒洒的把中国的发展进行了系统化的总体论述,无论多么重要的历史事件,在这本书里可能都不超过一段文字,能够在一句话里解释来龙去脉的人物和事件都算是顶顶重要的了。每一章的末尾还横向对比了同时期存在的其他文明帝国,根据他们总体的特点和得失,来让读者了解同一时期世界的其他人类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他们的兴亡史又是如何。
许倬云竭力想让读者跳出狭隘的中国历史观,把中国的发展同世界其他人类的发展共同看待,以一个更具有人类大历史观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文化发展与特点。
他成功的做到了,起码我了解到青铜器的发明是从西边,中亚地区传过来的。至少是因为我们了解到了有青铜器这么一种东西,才能够启发自身发展出自己的青铜技术,在短短的时间内赶上其他文明的发展。这种文明技术的交流至关重要,没有旁的刺激,闭门造车,会有现在重新焕发生机的新中国吗?
连同佛教也是一样,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但是在佛教一千年的本土化中,中国人不但完全内化了佛教,也因为佛教的传播启发了道教的形成。儒,佛,道三家文化的互相影响,奠定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生活方式。现在我们还会觉得佛教是外来的文化入侵吗?不,它早已浸入我们的血脉,成为我们看待世界的潜意识之一。后来的中国人,因为科举制度的僵化,陷入了对经典典籍的无休止的疏证和注解当中无法自拔,不论我们多么的严谨认真,都无法启发学生探究新的知识,创造新的思想。正因为这种保守主义,丧失了对自然对世界的好奇心,我们的文化差点完全毁灭。我觉得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好奇心,不盲从,怀疑精神,以及包容心态的可贵之处。
唐朝的人完全没有华夷之分,那些在斗争中丧失了土地和家园的胡人部落可以被唐朝统治者安置在境内,而谁也打不过的宋朝却特别在意华夷之论,女人裹小脚的风俗也是宋代开始普及的。正是因为处于弱势,所以才格外需要区分你我,而唐朝确是普世价值下的帝国,这才是中国文化普世性的代表。现代的中国因为民族主义才幸免亡国,奋起抗争,但是也错把西方的民族国家价值观学来了,搞得四不像。中国的文化是普世性的,只要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是一样的.,不管血缘如何,都被接受为中央帝国的属民。而现在就算是刘亦菲也理应是美国人,可是如果刘亦菲真的把中国当做他国,我估计大部分中国人都无法接受。
明长城连成了一片,却无法阻止北方民族的入侵与征服,而且划分了中国内地与北方部落的心理界限。秦汉的长城是堡垒据点式的,不打仗时汉地与北方游牧民族互通往来,并没有什么界限,反而可以把彪悍的匈奴打跑。
这部讲中国历史的书,反而让我对其他文明产生了兴趣,原来不止是中国有伟大的思想家,发明家,古代的中亚,印度都有让人敬佩的改变人类社会的思想与技艺,而中国从来不是独自发展的,我们从远古起就受惠于其他人类的发明创造,而这些基于商业贸易的交流活动刺激了本土的发展。世界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快,以前700-1000年的人类历史可以化为一个时期作为整体论述,而之后的一百年就是一个大变局,人类走向了发展的快车道。
《万古江河》读后感篇5
本书是一本非常好的文化普及读物。在阅读的过程中,每个文字都在不断地引导我思考中华文明的本质,变化,和发展。但我终归还是想聚焦于这一个总命题一一中华文明究竟前路何方?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需要庞杂的分析综合以求答案。下面先做一段阅读总结,再试着得出结论。
读史以知兴替。中华文明发轫于广大中原土地上各个异质的古老部落。这些部落逐渐形成各自的地区文化,又在这片看似分隔实际却联合的土地上互通有无,逐渐汇聚在4000年前的中原,为新生的中
原文化赋予了巨大的能量。这能量渐渐孕育了核心的商以及文化重组之后再次形成的周。在这个过程中,宗教,文字,历法,道德,乃至普世的文明相继出现,最终孕育了轴心时代先贤的智慧。这个过程也伴随着多次的制度的变化以及文化的解体重组,后来在秦汉蜕变为一个真正的整体。
秦汉帝国是复杂的,多元的,开放的整体,也是真正的普世国家(天下)。其对内将资源和观念匀散至全国各处,对外将周围国家不断同化。在这里,文化,交通,经济,族群得以整合,最终多元得到调和,统一的秩序得到建立。这种统一持续到了汉末。汉末的中国,地方宗族获得了真正的地方权力与地方意识,破坏了央地之间的平衡,最终导致了中华秩序的崩解。而以’五胡乱华‘为代表的民族的问题,只不过是秩序解体的结果而已。后来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三百余年的蜕变,中国重整为隋唐的普世文化与普世秩序。隋唐秩序是秦汉秩序的重整,延续,以及扩大。秦汉秩序中的若干部分在这一重整过程中有增减转变与调整,却不是彻底的改变。在这个重整的过程中,中国吸纳了各方的诸种胡人,吸纳了佛教并受其影响诞生了本土的道教。
然而,随着多元普世帝国唐的式微,宋代中国重新成为了列国之一,成为了国际社会的一员,与辽金蒙夏土蕃等诸国共存且互相牵制。宋代经济高度整合高度发展,教育程度提高,经济中心南移,形成了士大夫知识阶级作为社会的基本盘,使中华文明达到了极盛。然而,宋代也开启了中国文明的僵化,这是由于南宋理学重点在内圣,使得中华文化逐渐内敛追求精致而不追求新意。
《万古江河》读后感篇6
许倬云这本《万古江河》从旧石器时代的中国写至近代中国,可谓是一幅恢弘的历史画卷。读完这本书,我对于中华文化理解更加深刻。也让我在这疫情之中,充满希望。秦汉之前的历史在历史课上讲到的较少,我也是着重读了这一部分。我们中华文化的文明属于大河文明,黄河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哺育了我们中华儿女,也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位于中国北方的黄河,给了中华文化以粗犷与豪放;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而位于南方的长江则让中华文化增加了温婉与细腻。让我们的文化不单一,更加多元。如许倬云所说,“黄河与长江,一硬一软,一方一圆,一相对一绝对,这两条线相互交织,使得中国思想既能谨守规则,又
能应付时代的变化。”再从地理上讲,东南沿海因临近海洋,发展出玉石文化,西南高山地区,因为马帮盐客云集,是以造就马帮文化,天山青藏,牧人驱赶牛羊,逐水草而居,也形成了游牧文化。在看这本书之前,作为北方人的我一直以为,北方文化的出现早于南方,但其实,人类茹毛饮血时没有固定的食物来源,生活不安定,也不能组织聚落,这时是不能用文化来形容人类的活动的,而实际上,长江流域出现文化系统早于黄河流域,我自己猜测,或许是长江流域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更适合
农业种植?但不管是哪一个更早,按照苏秉琦的分法把中国地区的考古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这六大区系并非完全独立,而是互相交叉,在上古时期区系间的文化交叉融合,奠定了中华文化繁荣丰富的基础。
从进入青铜时代开始我们便渐渐有了史书的’记载,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历经春秋战国的战火,诸子百家的争鸣,我们建立了统一的帝国,即将成为世界东方的雄狮。秦汉时期我们的帝国与西方的罗马帝国同为世界大国,但最终我们以较为完善的郡县制,儒释道互补的思想,固定的交通与经济网络形成了持久的凝聚力,绵延至今,而罗马帝国早已消逝于列国。
当然我们中国也并非一直是统一的,也并非是汉人统一天下,但最终所谓的“蛮夷”已经融入炎黄子孙的血液,我们如今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称为中国人,当然我们近代蹒跚百年,近代史可谓是一部屈辱史,但作为唯一幸存的四大文明古国,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自信,我们融会贯通那么多优秀文化,既说明我们有足够的胸怀,又说明我们不惧挑战,我们谨守时代的规则,也能应付时代的变化。我们有着钟南山、李兰娟等院士科学家的国士无双,有着众多医务工作者的奋不顾身,有着十几亿中国人的持久凝聚。
《万古江河》读后感篇7
《万古江河》是一部让人震撼的历史著作。作者通过对中国历史长河的深度剖析,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韧。
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华民族在面对外来侵略和压迫时所展现出的顽强抵抗和坚定信念。从古代的匈奴、鲜卑,到近代的西方列强,中华民族始终没有屈服。这种顽强的抵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让我深感自豪。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包容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文化不仅没有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反而吸收借鉴了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的独特性和包容性,也是中国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
阅读《万古江河》,让我更加明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时代发展,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总之,《万古江河》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更能够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华民族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万古江河》读后感篇8
踏一条幽径,观柳绿花红,听爆竹声声,享春光满面,清风徐来,风用纤细灵巧的手,穿引着一缕缕阳光,悄悄为春天织了一张翠绿的地毯。每一片嫩绿的叶子,都被歌声濯洗的一尘不染;每一瓣娇艳的花,都是一个清丽动听的词语。微风牵着诗人的衣角引到畔头,他会被一种缠绕的清香灌醉吗?一束
抵达心灵的阳光足以释放人生的美好。他也有一双渴望和发现美的眼睛,在悲苦黑暗的命运中,去寻求美、欣赏美。他不管雨丝杂乱无章地横在心口,不管尊严被命运的车轮碾得支离破碎,他会依然选择坚强。
那写下“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的卢照邻。这个18岁中进士的才子,年少得志,何等风度翩翩,但因自小患病,不得不退官。后来又因诗入狱,原本身拖重病的卢照邻,更是雪山加霜,那些凋零的月光,遗失在凌乱的梦里,清冷的雨丝打湿了诗人的心,却无法透凉心底仅存的一缕温暖与希望。
他曾双腿与一只手残废,也曾过着非人的生活在街上乞求施舍,日子漫长得就像找不到岸的大海,让夜里流浪的梦,再也找不到温暖的归宿;让一颗漂泊的心,不停地沉浮。
卢照邻后来又得到孙思邈的照料,病情好转,但孙思邈被皇帝召进皇宫做太医后,他的病便日益加重,纵然一生清苦,终日难眠,病痛缠身,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但在现实的中,谁不有凄凉与忧伤,所有的记忆,都已被岁月的雕刀剥落了模糊的美好。他得知孙思邈的死去,便已绝望,等着死神掠走他灰暗痛苦的心。每天他卧在为自己埋的坑里,仰望着天空,绿叶、红花、屋檐、尘世的风雨,让一颗碎了又碎的心再也找不到一丝温暖与慰藉。
古今中外,那么多人感叹人生易老,盛衰无常,但怎能比得上卢照邻的伤心绝望!又有谁能想象他写的《曲池河》。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面对万古悲凉,他仍选择站在命运身旁微笑。谁也不曾知道,即使被生活踩在脚下,他仍会含着微笑掠过四季,去挖掘美、审视美。黑夜能携走他已如死灰的心,却拾不去他寻觅光明的眼。
《万古江河》读后感篇9
《万古江河》以其深沉的历史笔触,引导我走进了中国千年文化的浩瀚长河。我从中领略到了中华民族的辉煌与沧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深远。
书中最让我感慨的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孔孟之道到程朱理学,从诗词歌赋到曲艺戏剧,中国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瑰宝。这些文化成果不仅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书中还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与进步。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正是这种精神力量,推动了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阅读《万古江河》让我更加坚信中华民族的未来是光明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珍惜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我们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与发展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总之,《万古江河》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历史著作。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更能够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华民族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万古江河》读后感篇10
对于其他人来讲,这本书也许并没有什么学术深度,它只是一位教师对于过去几十年自己教学内容的文字集结,不过对我而言,却是一个极好的学习中国社会、历史和地理的课本。作为一个初二就再也没有学过地理,高二就再也没有学过历史的伪理科生来说,我的历史知识可以忽略不计。上一次有机会全面了解中国历史发展还是小学时读的上下五千年和东周列国。我无法仅通过对于万古江河的阅读对中国历史做到条清缕析,了然于胸,但还是有些点状的思考和收获的。
一是人类源于非洲大地,大概率的共识是所有人类只有一个祖先,而不是多个源头和祖先。
二是无数年的农耕发展后,人类开始在世界不同的地方开始社会制度建设的尝试,无论艺术、宗教、城市规划等如何发展,最终把国家统一成社会的巨大力量来自于法律。这在欧洲和中国既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又是分别独立发展形成的。古罗马法典的创设,秦代法家在诸子百家的胜出,均证实了这一点。
三是同样是无数的征战和讨伐,欧洲似乎相对完整和单纯地保留下来了它的人种、宗教乃至文化;而中国更多地是所有的民族、文化及宗教都融合到了一个强大的’混杂的被称为汉民族中来。最典型的就是犹太人和以色列了。从犹太教到基督教到伊斯兰教,居然其圣地都在耶路撒冷,历经3000年的迁徙、战争、驱逐、排斥和争议,这个民族居然还存在,并和巴勒斯坦国并存于耶路撒冷,在感慨这个民族何其顽强的同时,对照中国历史,还是很难理解这个民族如何在过去3000年的迁徙和流离的过程中,一直保持民族、宗教的纯洁性而未被路途中国任何一个国家、文化、宗教等完全规划和吸收,
3000年后仍然有足够的人数、财力、信仰去建设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国家。这就好比说天龙八部里面的慕容复突然变成了一个正面人物,并且持续男主直到鲜卑复国一般不可思议。也许历史就是这么吊诡,虽然大家的发源起于一端,但是一旦各自发展起来,就好比无性繁殖克隆出来的无数小人,最终变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了。
四是原来中国的落后真的就是这几百年的事情啊,中国真的曾经很强大啊。那么中国是从什么时候不强大的呢。似乎汉唐是中国最好的时代,那个时候欧洲在最黑暗的中世纪,战神们把匈奴一直打到了
欧洲,唐朝的经济、文化、艺术、贸易都达到全盛,难以想象那个时候中国有黑人、日本人、波斯人等等,明清时候郑成功的海军称霸海上,与荷兰、日本开战屡战屡胜。可是短短的几百年间,甲午海战时,中国的军队不堪一击;改革开放之前,一张外国面孔往往会引起无数人的围观,这些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似乎一个社会的进步不是线性的,退步也不是。究竟什么是一个民族强大的象征呢?军事的强大?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灿烂?而这些并不总是同步的。
人们总说读史可以知兴替,也许我们可以以史为鉴,但又不能刻舟求剑,什么时候都得摸着石头过河吧。
本文由用户 shaojun 上传分享,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lps.cn/doc/w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