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我们从初中就开始接触了,不过随着年纪的升高,其中的知识就会更加有难度了,所以就要多练习了。下面我们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的地理试卷的试题,有需要的可以下载参考练习。
高三地理模拟试卷试题1
一、选择题
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东向西
B. 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都是一年
C. 自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的中心是地轴
D. 自转导致昼夜交替,公转导致四季变化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B. 黄土高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产区
C.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D.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
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下降
B. 冰川融化不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C. 全球变暖对极地动物的影响最大
D. 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会导致全球变冷
二、非选择题
简述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
解释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并说明其对全球气候的可能影响。
分析东亚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解析
1.【答案】D
【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故A错误;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故B错误;自转的中心是地轴,公转的中心是太阳,故C错误;自转导致昼夜交替,公转导致四季变化,故D正确。
2.【答案】B
【解析】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故A正确;黄土高原是我国的主要水土流失区,不是粮食产区,故B错误;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故C正确;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屋脊,故D正确。
3.【答案】C
【解析】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故A和B错误;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会导致全球变暖,故D错误;全球变暖对极地动物的影响最大,因为它们适应的是寒冷的气候,故C正确。
非选择题解析
1.【答案】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有利于夏季风深入内陆,带来丰富的降水;同时,也利于河流自西向东流动,沟通了东西交通。
2.【答案】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并可能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其对全球气候的可能影响包括:导致全球或区域性气候异常,如干旱、洪涝、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影响全球或区域性的农业生产,造成农作物减产;对海洋生物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导致一些鱼类和海洋生物的数量减少或迁移。
3.【答案】东亚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是受海陆热力差异和行星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夏季,由于大陆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海洋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形成夏季风;冬季,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形成冬季风。这种季风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夏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夏季风不稳定,容易导致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冬季风干燥寒冷,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高三地理模拟试卷试题2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天宫二号”是我国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预计2015年前后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A.降水少,晴天多,更有利于航天发射
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
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
D.人口稀少,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们的安全
2.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
A. 影响空间实验室的安全及地-空联系
B.产生磁暴,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长波通讯
D.使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
下图为10月1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读图,回答3-5题.
3.甲乙丙丁四地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甲丁丙乙 B.乙丙甲丁 C.甲丙丁乙 D.丁甲丙乙
4.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左偏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该日正午太阳高度有可能恰好为0°的地点
A.甲 B.乙 C.丙 D.丁
右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新的一天的范围是
A.90°W-0° B.90°E-90°W
C.180°-0° D.90°E-180°
7.若图示日期后,图中的白昼范围缩小,则该日期最可能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阿克库勒湖位于x疆阿勒泰地区(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读“该湖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阿克库勒湖和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湖泊为内流湖,其水位的变化受气温的影响小
B.图中①②③河流均注入该湖
C.④河与③河相比,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D.①河与②河相比,流速更快
9.根据材料信息,可以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站在A处不能看到B处
B.该湖周围是我国的长绒棉产地
C.宿营地可以选择在C处以方便取水
D.此图的等高距为50米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月平均气温及月平均总辐射曲线图。完成10~11题。 10.该城市可能是
A.重庆 B.广州
C.天津 D.哈尔滨
11.夏季,影响该城市总辐射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正午太阳高度 B.云量大小
C.空气质量 D.昼夜长短
阅读图表,完成12–13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晴转多云,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 B.上海中雨,应防范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C.哈尔滨有雾,大气能见度低,需注意行车安全
D.西宁晴,外出应做好防晒、防中暑准备
13.该日上海与北京气温不同,图中能正确解释其根本原因的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无风带是指无盛行风向,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的地区。图示阴影地区为7月无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该地区7月盛行风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关于甲、乙无风带说法正确的是
A.气流垂直运动不同 B.天气状况基本相同
C.形成原因相同 D.气候特征相同
15.关于丙、丁两地盛行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A.丁地盛行风可能影响我国西南地区 B.丙地盛行风越过赤道,形成东南信风
C.在丁地盛行风作用下洋流自东向西流 D.丙丁都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造成
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和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16-18题。
16.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17.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量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东南信风带 C.西风带 D.东北信风带
18.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A.甲站—乙站—丙站 B.甲站—丙站—乙站
C.乙站—甲站—丙站 D.乙站—丙站—甲站
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读图,回答19-20题。
19.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A.准静止锋 B.冷锋 C.反气旋 D.暖锋
20.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A.阴雨连绵 B.风和日丽 C.晴雨无常 D.暴雨如注
2013年中国正式成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开展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对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及变化预测示意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影响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加强 B.全球气候变暖 C.极昼天数较多 D.太阳辐射增强
22.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的变化会给中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森林生态系统得以改善 B.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减少
C.通往欧洲的北部航线开通 D.人口大量向北极地区迁移
下图为世界四大渔场附近洋流分布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四渔场中成因与其他三大渔场不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4.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洋流加快了海洋污染净化速度,缩小了污染范围
B.在③④⑤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降水增加
C.在⑤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纬度范围变大
D.⑥⑦洋流交汇处对海轮航行有利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图5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沼泽水
26.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A.地表风沙少 B.山麓青青草 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
图2中陆地地势较为平坦,图3中年径流量曲线是从图2中A、B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27-28题。
27. 该地区
A. 地处南半球 B. 沿岸暖流流经 C. 此时降水较多 D. 受信风带影响
28. 图示河流
A. 大致从北向南流 B. 此时接受湖泊补给
C. 流量季节变化小 D. 秋冬出现凌汛现象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29-30题
29.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
A. 下渗﹑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
B. 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
C. 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D. 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30.下图表示降水后各因素对②环节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5分)
31.下图为某日某时刻半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为黑夜,此时D点在70°N纬线上,晨昏线与北纬30°相交点的经度是10°W 和 155°E。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及北京时间。(4分)
(2)该日C地的昼长是________________;该日后,D点将向N地靠近,C地的昼长将变________________,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________________。(6分)
32.读“世界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图中虚线MN表示航海线,OP与OQ表示锋面,BC线为晨线,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天气系统多出现于_______(1或7月),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___________风,O气压中心的气压值为 __________。(6分)
(2)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海轮从M点向N点航行,试分析途中天气(从晴雨、风向方面简要分析)、气压发生如何变化。(6分)
33.以下是我国水资源情况的相关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2013年7月,随着夏日气温的攀升,安徽巢湖蓝藻大面积暴发,湖水腥、臭、稠,因而造成部分区域供水紧张,合肥市2011年人均水资源量389立方米,实际年人均用水却高达426立方米.预计到2015年,合肥市的供水量将达到7亿多方(立方米),缺口至少有5亿方.
材料二 中国与发达国家水资源利用状况比较表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工业水重复利用率 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 居民人均用水量
中国 0.4 50% 91立方米 280升/天
发达国家 0.8 80% 9-18立方米 130升/天
(1) 简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8分)
(2)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3分)
(3) 为解决合肥市水资源问题,请提出可采取的有效措施(4分)
34.据美联社2012年2月2日报道,连日来寒潮给欧洲大部分地区带来了强降雪和极端严寒天气,白天气温降至零下10℃到20℃左右,到晚上气温可低至零下20℃至30℃欧洲许多国家的交通运输陷入停顿和瘫痪状态。(图8)(18分)
(1)有人说:“西欧似乎对冬季寒潮和冰雪完全准备不足”?试从气候的角度加以解释。(4分)
(2)导致图中甲处一月0℃ 等温线向北凸出的两个主导因素是什么(4分)
(3)2011年12月底,一艘油轮从世界上的产油区出发经苏伊士运河前往美国,这艘油轮预计航行一个月时间,试述当航行至地中海时常见的天气状况?以及当航行至丁海峡时航速较慢的理由是什么(6分)
(4)分析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C C D B D C C A C B C B A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B A B B C C C C B A B D C
31.20°S,72.5°E 15点10分(4分)
(2)13小时 变短 变大(6分)
32.(1)1月 西北或偏北 995—1000(6分)
晴雨:晴—雨—晴—雨—晴(2分)
风向:偏西—西南—东南 (2分)
气压:先变小再变大(2分)
33.(1)夏秋多,冬春少;东多西少,南多北少.(4分)
(2)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资源供应紧张(3分)
(3)防治水体污染,改善合肥市河流湖泊的水质;节约用水,增强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工农业节水技术(4分)
34.(1)西欧属温带海洋性气候(2分),终年温和,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
( 2分),通常不会出现如此天气状况。
(2)洋流(北大西洋暖流);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大风、阴雨天气 ; 逆风逆水(逆风)盛行西风与航向相反;存在密度流,海流与航向相反(6分)
(4)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生长,发展乳畜业;多云雾,光照不足不利于种植业发展(4分)
高三地理模拟试卷试题3
1. 人口收缩的地级行政区总面积远小于收缩的县级行政区总面积,反映出大量人口由黄土高原内( )
A. 欠发达县域迁往相对发达县域 B. 各县域迁往地级行政区中心
C. 地级行政区中心回流到各县域 D. 各县域迁往黄土高原外的发达地区
2. 黄土高原人口收缩现象在一定程度上( )
①推动产业向智能化升级②缓解土石山区的水土流失现象③增加区域间的交通压力④提高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利用水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要改善黄土高原人口收缩现象,关键在于( )
A. 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吸引力 B. 壮大乡镇集体经济整体实力
C. 有序推动小城市土地扩张 D. 加强对生态脆弱区的环境治理
【答案】1. B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从地级行政区来看,收缩面积较小,说明以地级市为整体,并未出现典型的人口净流出趋势;但从县级尺度看,收缩面积较大,说明更多的县级单位表现为人口净流出,因此人口主要是从县域流入地级市内较为发达的市区,B正确;县级行政区尺度上看,人口收缩总面积较大,说明县级人口迁出为主,AC错误;以地级行政区为尺度,黄土高原地区人口收缩总面积较小,说明人口并没有迁出到黄土高原外的发达地区,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人口收缩主要表现在县级尺度上,而县域人口收缩缓解了人地矛盾,改善了生态环境,缓解土石山区
水土流失现象,②正确;由于向地级市中心流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县域到地级市的交通负担,③正确;人口大量流失的县域经济水平发展较低,很难有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科技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利条件,①错误;人口流失的县城基础设施也相对落后,难以提高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的利用水平,④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黄土高原的人口收缩主要发生在县级尺度上,因此需要有序推动就地城镇化,推动县城、乡镇的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减少人口流出,B正确;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吸引力会进一步加剧人口收缩,A错误;小城市人口流失主要是产业短缺,并不是城市面积大小,C错误;加强对生态脆弱区的环境治理与人口收缩没有直接关系,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地形地质、气候、水源、土壤、矿产、交通和通信、经济、教育、政策等。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中国政府为摆脱对煤炭、石墨、聚氯乙烯等的依赖,改善大气环境,出台多项规定,该环保规定给日本企业带来大量订单。日本化工企业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在东南亚,基础原料烧碱的订单正在增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中国自起征环保税后,从日本进口量剧增的工业产品是( )
A. 初级产品 B. 基础原料产品 C. 高技术产品 D. 机械制造产品
5. 我国从日本进口量剧增的工业产品在日本生产的优势是( )
A. 环保标准低 B. 环境容量大 C. 原料来源广 D. 技术水平高
【答案】4. B 5. D
【解析】
4题详解】
煤炭、石墨、聚氯乙烯等属于基础原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较多。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从日本进口的基础原料产品会增多。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解析】
4题详解】
煤炭、石墨、聚氯乙烯等属于基础原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较多。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从日本进口的基础原料产品会增多。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日本是一个发达国家,经济技术水平高,在基础原料的生产过程中,能够通过技术处理,充分利用资源,产生的污染物极少,获取的利润高。故D正确,日本的环保标准也比较高,A错误;日本环境容量大不是我国从日本进口量剧增的原因,B错误;日本国土面积小,原料来源不广,C错误。故选D。
【点睛】日本的工业特点:1、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本国经济得到调整发展。2、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和纺织工业,这些工业的产品大量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日本的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3、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是主要的工业区,以海港为依托,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依靠国际市场,是形成日本工业临海分布的主要原因。
自20世纪70年代半导体产业在美国形成规模以来,半导体产业总共经历了三次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美国本土向日本迁移;第二次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21世纪初,由美国、日本向韩国以及中国台湾迁移;第三次是由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向中国大陆迁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促使半导体产业发生三次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 迁入地生产成本较低 B. 迁入地技术水平高
C. 扩大技术普及度 D. 迁出地产业衰落
7. 目前,美国通过政策补助的方式吸引半导体产业链回归美国。半导体全产业链回迁美国发展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A. 土地成本高 B. 技术水平低 C. 劳动力成本高 D. 能源价格高
【答案】6
A 7. C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图示该半导体产业逐渐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由于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提高,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工资水平较低故吸引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转移,A正确;迁入地技术水平较低,B错误;不是为了扩大技术普及度,C错误;迁出地产业没有衰落,而是生产成本较高,D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美国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较高,是半导体全产业链回迁发展的主要限制性条件,C正确;土地成本、能源价格不是主要限制条件,AD错误;美国半导体全产业技术水平高,B错误。故选C。
【点睛】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转移能够促进区域产业的结构调整,在迁出地,由于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由迁出地转移到迁入地地区,能够增加迁入地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促进迁入地城市化进程;但是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会加剧迁入地环境污染,减轻迁出地的环境污染。
渔业是西非国家毛里塔尼亚的支柱产业,毛里塔尼亚首都为努瓦克肖特,其最大深水港——努瓦迪布港由中国援建而成。2018年,由中国投资建设的中毛海洋综合产业园建成,该产业园以水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为主。图为毛里塔尼亚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该国沿海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 有寒暖流交汇 B. 沿岸有上升流 C. 为河流入海口 D. 为浅海大陆架
9. 相较于努瓦克肖特,在努瓦迪布建港口的优势是( )
①市场广阔②交通便利③地价便宜④港湾地形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0. 中国投资建设中毛海洋综合产业园的主要目的是( )
A. 获取渔业资源 B. 占领消费市场 C. 提高加工水平 D. 增加当地就业
【答案】8. B 9. B 10. A
【解析】
【8题详解】
毛里塔尼亚沿海只有加那利寒流流经,没有暖流经过,A错误;毛里塔尼亚位于东北信风带,在离岸风影响下,盛行上升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多,饵料充足,渔业资源丰富,B正确;图中没有显示河流注入,C错误;图中没有说明毛里塔尼亚沿海的海水深度信息,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努瓦克肖特是首都,经济更发达,市场更广阔,交通等基础设施更完善,①②错误;努瓦迪布经济落后于首都,低价较低,③正确;相较于首都附近海域平直的海岸线,努瓦迪布处于背风的港湾区,风浪较小,适合建港,④正确。故选B。
【10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产业园以水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为主,我国人口众多,对水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园的建立可以为我国提供渔业资源,A正确;该产业园以水产品加工与冷链物流为主,说明其产品大量出口,且当地经济落后,市场需求量小,B错误;提高当地的加工水平、增加当地就业不是我国企业的责任,C、D错误。故选A。
【点睛】洋流对渔场的影响
①上升流海区:离岸风→底层海水上泛→表层营养盐丰富→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形成渔场。例:秘鲁渔场
②寒暖流交汇:a、寒暖流交汇→海水发生搅动→表层营养盐丰富→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形成渔场。b、暖水性鱼类和冷水性鱼类会在寒暖流交汇处聚集,鱼类繁多。c、洋流汇合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出海域,使得鱼群集中起来。例: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
高三地理模拟试卷试题4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单项选择题(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近期我国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中说,购买指定新能源车型补贴5万。若新能源汽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D.提高能源利用率
2.下图为“我国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酸雨四种环境问题的分布示意图”,数码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以上四种环境问题之一,按上述环境问题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②④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③①④②
3.下图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关联示意图”,下列成语与其外力作用及数码对应正确的是
A.水滴石穿——侵蚀作用——①B.山崩地裂——风化作用——③
C.泥沙俱下——搬运作用——④D.积沙成滩——固结成岩作用——⑤
4.读下列“世界某水域变化示意图”,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气候变暖B.泥沙淤积C.用水量大D.破坏植被
5.读下列地质剖面示意图,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若要修建地铁①处较合适
B.①处是良好的储油构造,②处是良好的储气构造
C.③处地质构造为背斜
D.④处可建设大型水库等工程项目
读北美大陆和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关于甲、乙洋流流向及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正确的是
A.甲向南流,增温增湿
B.乙向南流,降温减湿
C.甲向北流,降温减湿
D.乙向北流,增温增湿
7.关于a、b两地的气候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a地冬雨夏干,冬寒夏热B.b地夏雨冬干,冬暖夏凉
C.a地全年多雨,四季如春D.b地全年少雨,终年炎热
8.“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吕氏春秋•圜道》)这段文字主要涉及
A.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环节B.海水蒸发和地表径流环节
C.大气降水和蒸发环节D.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环节
9.《羊城晚报》2012年10月25日报道,广东产业发展要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下列关于“微笑曲线”中x、y、z生产环节的判断,正确的是
A.x-研发、z-营销、y-制造B.x-制造、z-研发、y-营销
C.x-营销、z-研发、y-制造D.x-研发、z-制造、y-营销
下图为我国某省四个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
11.按照联合国标准,如果一个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0%,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的时间在
A.①~②期间B.②~③期间
C.③~④期间D.④~①期间
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图中A、B、C、D可能是大城市、小城市或郊区。读图完成12-13题。
12.A、B、C、D中最有可能为郊区的是
A.AB.BC.CD.D
13.图中区域要建设一工业卫星城,最合适的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
读某区域等压线形势图(单位hpa),完成14-15题。
14.图示气压形势下,a、b两条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
A.1006、1018B.1010、1014
C.1014、1018D.1006、1014
15.有关图中四地天气与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的风力小于②地
B.③地天气以阴雨为主
C.②地吹西北风
D.④地盛行上升气流
据报道,北京时间2012年10月28日11点04分,加拿大西部的夏洛特皇后群岛发生里氏7.7级地震。随后该区域又发生了多次余震,其中震级达6.3级。完成16-17题。
16.有关此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交界地带B.震源靠近古登堡不连续界面
C.此时当地的气候特点是温和少雨D.该地震是由火山活动引起的
17.下图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夏洛特皇后群岛发生7.7级地震时,地球大致处于下图中的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下图为“某电厂循环经济利用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若H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
A.砖瓦厂B.钢铁厂C.玻璃厂D.化工厂
19.该电厂的生产模式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A.减弱噪声B.减少酸雨C.保持水土D.绿化环境
山东某地有果农研究出“一边倒”的桃树栽培技术——桃树倾斜一定角度,能够使桃树的亩产提高。完成20~21题。
20.“一边倒”桃树能够高产的主要原因是为更好的利用
A.光照条件B.水分条件C.热量条件D.土壤条件
21.在该桃树生长的地区不适宜种植的果树是
①苹果②梨③葡萄④柑橘⑤菠萝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④⑤
22.制约西南干热河谷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干旱,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
B.地形破碎,土地贫瘠
C.具有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特征,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D.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频繁
二、综合题(共56分)
23.(14分)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行政驻地永兴岛。
【资料二】我国海域伏季休渔制度是多年来一直采取的一项行政管理措施。南海伏季休渔期为每年的5月16日12时至8月1日12时。
【资料三】我国南海诸岛图
(1)三沙市隶属(省级行政区)管辖。永兴岛至黄岩岛的水平直线距离约为km。(4分)
(2)南海北部是台风的主要移动路径,每年的两季该海域经常受到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影响。若此天气系统中心位于西沙群岛海域,则海南岛吹风。(4分)
(3)我国海域伏季休渔制度的目的是。有一渔船计划在禁渔结束当天即前往南沙群岛海域捕鱼,航行期间渔船(顺、逆)风航行,判断的理由是。(6分)
24.(14分)据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不同植物类型由于组织结构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形态特征和环境特征,在遥感影像中可以表现出来。且可以直接看到植被顶部和部分侧面的形状、阴影与群落结构等。
【材料二】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绘制的“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1)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植被分布的调查,主要是利用了不同植被的不同特征,以此观察高山草甸分布的高度是。(4分)
(2)在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自然植被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规律。影响这一自然带分布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4分)
(3)根据该地区农作物的分布特征,判断其农业生产模式为,试分析发展这一农业模式的优点。(6分)
25.(14分)读西欧某地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阶段Ⅰ图,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律,第Ⅲ阶段城市发展有可能出现现象。根据其资源条件,该地宜发展工业,并分析其原因。(7分)
(2)阶段Ⅲ图中,在铁矿产地与煤田地区开挖了人工运河,分析其主要原因。(2分)
(3)分析机场的区位布局是否合理?并说出理由?(5分)
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综合消息,甲国某一物流公司已获乙国政府授权,取得了乙国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权,租期为99年。据悉,甲国公司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将粮食船运回国。
【材料二】下图为甲国和乙国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下图为某地气候资料图。
(1)甲国为。乙国有一纵贯南北的山脉,在图中描绘出其位置。(3分)
(2)据图判断甲国面积比乙国,判断的理由是
。(3分)
(3)甲国公司在乙国生产的粮食要运回甲国,选择低廉近便的交通路线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太平洋。(1分)
(4)材料三中的气候资料对应材料二中A、B、C、D的哪个城市,简述该地气候的成因。(7分)
高三地理模拟试卷试题5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
B.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在各地都相同
C. 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地球公转的方向相反
D.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
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我国东部季风气候显著,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
B.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C. 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南方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D. 我国地势高,气温低,全国普遍寒冷
下列关于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带是指地球上具有一定宽度和呈带状分布的地理环境
B. 山地自然带的分布与山地的海拔高度无关
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自然带
D. 苔原带只能分布在两极地区
二、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不仅导致了土地资源的破坏,还加剧了黄河下游的河道淤积和洪涝灾害。
(1)简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2)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当地和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
分析我国东北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答案及解析
单项选择题解析
1.【答案】A
【解析】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即23小时56分4秒,故A正确;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在赤道处最大,向两极逐渐减小,故B错误;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地球公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故C错误;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而不是昼夜现象,故D错误。
2.【答案】C
【解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显著,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故A错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故B错误;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南方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北方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故C正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和亚热带,气候适中,故D错误。
3.【答案】A
【解析】自然带是指地球上具有一定宽度和呈带状分布的地理环境,故A正确;山地自然带的分布与山地的海拔高度密切相关,故B错误;热带雨林带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自然带,故C错误;苔原带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高山高原地区,故D错误。
综合题解析
1.【答案】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主要包括:气候干旱,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形破碎,坡度大;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植被稀少,地面缺乏保护。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当地的影响主要包括: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河流含沙量增大,下游河道淤积,降低河流泄洪能力,易引发洪涝灾害。对下游地区的影响主要是: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淤积,降低河流泄洪能力,易引发洪涝灾害。
2.【答案】
东北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主要包括: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人口密度较低,粮食商品率高;国家政策的支持,如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等。
3.【答案】
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水源不足。由于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加上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难以储水,导致水资源短缺。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合理利用现有水资源,如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二是跨流域调水,如从黄河、长江等河流调水至西北地区;三是保护生态环境,增加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高三地理模拟试卷试题6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拆船业是指将报废船只拆解再利用的工业,它可以节约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原生矿和煤的消耗,被称为“无烟冶金工业”。20世纪50年代至今,拆船业经历了从日本到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再到南亚的转移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拆船业被称为“无烟冶金工业”是因为( )
①拆解过程无污染②节省矿产消耗③废钢可直接利用④节约能源消耗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 按工业要素投入分类,拆船业属于( )
A. 劳动力指向型 B. 动力指向型 C. 技术指向型 D. 资金指向型
【1题详解】根据材料“它可以节约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原生矿和煤的消耗”可知,发展拆船业,通过资源再利用,可以节省矿产资源和能源的消耗,②④正确。拆解过程中依然可能存在污染,①错。废钢需要处理加工后方可利用,废钢难以直接利用,③错。故选D。
【2题详解】在船只的拆解过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结合材料“20世纪50年代至今,拆船业经历了从日本到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再到南亚的转移过程”可知,其产业的转移过程中始终向劳动力廉价的地区转移,所以属于劳动力指向型,A正确。相比于劳动力而言,动力、技术和资金等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故选A。
读湖南省张家界建成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张家界建成区呈条带状的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河流 B. 地形 C. 交通 D. 经济
4. 张家界最大商业区最可能分布在(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3题详解】张家界建成区呈条带状沿河谷分布,主要原因在于河谷地区地势相对平坦,建设成本更低,虽然建成区呈条带状与河流有关,但直接影响因素是地形而非河流本身,排除A,B正确。结合图中海拔信息可知,区域整体多山,地形对建设选址影响更为明显,相比于地形而言,交通和经济不是影响该地建成区形态的主要因素,排除CD。故选B。
【4题详解】四处相比而言,丙位于区域的中心位置,结合海拔信息,丙附近地势相对平坦,建设区宽度较宽,其人口较多,人流量较大,交通条件较好,最有可能是张家界最大商业区的分布地,C正确。甲乙两处建设区相对较窄,丁处地理位置无丙处优越,排除ABD。故选C。
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是指该城市新流入常驻人口(驻留超过2个月的人口)与全国所有城市新流入常驻人口均值的比值。下图为2021年第一季度人口吸引力指数全国排名前四城市部分人口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四城市中,2021年第一季度人口吸引力指数( )
A. 重庆市最高,说明其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B. 周口高于深圳,说明户籍人口多于深圳
C. 深圳低于重庆,说明城市化率较重庆低
D. 成都最低,说明其新流入常驻人口最少
6. 影响该时段周口市人口吸引力指数较高的因素是( )
A. 经济因素 B. 社会文化因素 C. 政治因素 D.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5题详解】该时间段人口吸引力指数较高,只能反映该时间段该城市新流入常驻人口较全国所有城市新流入常驻人口均值相对较高,表格显示成都最低,表明该时间段成都新流入常驻人口最少,D正确。重庆市最高,表明该时间段新流入常驻人口多,不能表明其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且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深圳,城市化率较深圳低,AC错。周口高于深圳,表明该时间段新流入常驻人口数量周口高于深圳,不能反映周口户籍人口多于深圳,B错。故选D。
【6题详解】该时段周口市人口吸引力指数较高,表明该时间段周口新流入常驻人口数量较多,注意材料时间“2021年第一季度”,指的是2021年1月-3月,该时间正值春节前后,周口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外出务工人员多,受春节等传统文化节日的影响,返乡人员多,所以该时段周口市人口吸引力指数较高的因素是社会文化因素,而不是经济因素(并非其经济发展水平高而吸引人口迁入),A错,B正确。与政治因素关系不大,C错。自然生态环境变化不大,与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关系不大,D错。故选B。
波兰西北部城市格雷菲诺近郊的森林里有小片树干全部向北弯曲生长的树林,当地人戏称“弯弯林”。左图为世界部分区域图,右图为“弯弯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弯弯林”所在区域的自然带为(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亚寒带针叶林带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8. 格雷菲诺近郊小片“弯弯林”的分布,体现了( )
A.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7题详解】“弯弯林”所在区域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其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A正确。亚寒带针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50°以北至北极圈左右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故选A。
【8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该区域的植被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格雷菲诺近郊出现小片“弯弯林”,其植被特点与周边地带性植被出现明显差异,表明该地植被生长受地方性因素的干扰,体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D正确。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以及垂直分异规律等关系不大。故选D。
下图为2020年我国四大地区部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数量(单位:家)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代表东北地区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 甲地区装备制造工业示范基地中,数量最少的是( )
A. 汽车制造 B. 工程机械 C. 能源装备 D. 船舶制造
【9题详解】读表,丁地区电子信息产业数量最多,应为东部地区;甲地区的原料工业数量最多,西部地区资源丰富,推测甲应表示西部地区;乙丙相比而言,乙装备制造业、原料工业、电子信息产业数量均较丙多,我国东北地区面临资源枯竭、原料开采成本上升以及产业转型面临困境等问题,所以中部地区的发展态势较东北地区更为明显,推测乙为中部地区,丙为东北地区。故选C。
【10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地区为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原料、能源等较充足,汽车制造、工程机械以及能源装备等装备制造工业示范基地数量相对较多。而西部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船舶制造工业实力弱,其数量最少,故选D。
“社区团购”是一种以社区为单位,由宝妈或店主为团长,借助微信群或小程序等组织社区居民拼团支付、商品交付的销售模式。下图为“社区团购”流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社区团购”销售模式体现的地域联系为( )
①投入——产出联系②生产协作联系③商贸联系④科技与信息联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2. 与传统电商销售模式相比,“社区团购”销售模式的优点有( )
①成本更低②市场范围更广③产品种类更多④准入门槛更低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1题详解】读图,“社区团购”借助互联网和现代化的通信手段,促使商品收购、调运和出售等,体现了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③④正确。该销售模式中并不存在商品的生产,未体现投入-产出联系和生产协作联系,①②错。故选B。
【12题详解】与传统电商销售模式相比,“社区团购”销售模式服务范围集中于社区,其市场范围更小,产品种类比传统电商销售模式更少。但“社区团购”销售模式社区为单位,集体发货,节省物流成本,其成本更低,且注意材料信息“由宝妈或店主为团长,借助微信群或小程序等组织社区居民拼团支付”,推测其准入门槛更低,有利于该模式的推广应用,①④正确,②③错。故选C。
高三地理模拟试卷试题7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解析:本题组考查等有效辐射线图的阅读和大气热力作用的相关知识。太阳辐射大部分以可见光的形式到达地面,使地面升温,地面向外辐射能量,地面辐射一小部分到达宇宙空间,大部分被大气吸收,大气辐射一小部分到达宇宙空间,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形式到达地面,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这就是所谓的大气的保温效应。题中所说的有效辐射其实就是地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差,这是地面真正损失的能量,也就是真正的地面辐射。第1题给出了一个新颖的概念,主要是通过读图提取信息。答案很简单,甲处于2600与2700之间,乙也处于这两个数之间,甲与乙差不多,可见A选项是错误的。丙处于1900与2000之间,因此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减少,由甲地向丙地也逐渐减少,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增加,只有C项正确。第2题,要求学生理解地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概念。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海洋与陆地的比热容不同,温度变化不同,辐射强度不同。一般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强,同样空气温度越高,大气逆辐射越强。因为地面辐射主要是长波辐射,容易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因此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越强。因此不正确的是B选项。
答案:1.C2.B
下图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3题。
3.由08时到20时,图中()
A.①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
B.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
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
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
解析:选C。由题图,由08时到20时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①地的海平面等压线密度增大,表明该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应该逐渐增强,选项A错误。而②地在08时左右时,处于单一的暖气团控制下,为晴朗天气,但是在20时,②地已经位于冷锋锋后,“冷锋降水在锋后”,②地为阴雨天气,选项B错误。从两图中的低压中心所处的经纬度位置可以明显看出,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且呈增强趋势。08时时,图中低压中心气压值为1000百帕,并且等压线相对较稀疏,而在20时,低压中心的气压值为995百帕,并且相邻的等压线相对密度较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强,风力大,选项C正确。从两图动态变化中很容易看出,图中的冷锋移动速度快于暖锋,选项D错误。
下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完成4~5题。
4.B点所在气压带是()
A.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
B.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
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5.下图中和上图中A处气候特点最接近的是()
解析:第4题,由A点所在纬线上的点与地心连线和地轴的夹角以及图示风向可知,A所在纬线为40°N,故B点所在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第5题,A点为40°N,120°E,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A图为温带季风气候,B图为地中海气候,C图为温带大陆性气候,D图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4.C5.A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_______。
(2)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量要________(多或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4)气流相对上升的纬度是________和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气流相对下沉的纬度是________和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年吹C气流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常年受B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天气、气候的影响。由题干可知:①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②风带中风的方向与垂直气流。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三圈环流的过程,掌握近地面的风带、气压带分布及其变化影响。从图示看,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都在平均位置以南,尤其是赤道低气压带已越过赤道至南半球。根据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季节位移的规律,可以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另外,从A、B两地的气流状况来看,A从低纬流向高纬,是由温度高处流向温度低处,水汽因降温而容易凝结。所以,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多。C气流来自暖热的30°上空,属于副热带高气压带,至60°附近与来自极地的寒冷气流相遇,因暖轻而爬升。从图示看,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主要有赤道地区和南北纬60°附近地区,两者上升的原因不同,赤道因气温高,气流对流旺盛;南北纬60°因不同性质的气流相遇形成极锋,暖空气被迫抬升。气流上升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两地多阴雨天气。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主要是极地和南北纬30°附近地区,两地气流下沉的原因不同。极地因气温低,空气冷重而下沉;南北纬30°则因空气在高空聚集,密度增大而下沉。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
答案:(1)冬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南移
(2)多A处(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B地(信风带)气流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
(3)副热带高气压带。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
(4)南北纬60°赤道地区低多阴雨天气南北纬30°
极地地区高多晴朗天气
(5)终年温和湿润终年炎热干燥
高三地理模拟试卷试题8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解析:本题组考查等有效辐射线图的阅读和大气热力作用的相关知识。太阳辐射大部分以可见光的形式到达地面,使地面升温,地面向外辐射能量,地面辐射一小部分到达宇宙空间,大部分被大气吸收,大气辐射一小部分到达宇宙空间,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形式到达地面,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这就是所谓的大气的保温效应。题中所说的有效辐射其实就是地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差,这是地面真正损失的能量,也就是真正的地面辐射。第1题给出了一个新颖的概念,主要是通过读图提取信息。答案很简单,甲处于2600与2700之间,乙也处于这两个数之间,甲与乙差不多,可见A选项是错误的。丙处于1900与2000之间,因此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减少,由甲地向丙地也逐渐减少,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增加,只有C项正确。第2题,要求学生理解地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概念。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海洋与陆地的比热容不同,温度变化不同,辐射强度不同。一般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强,同样空气温度越高,大气逆辐射越强。因为地面辐射主要是长波辐射,容易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因此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越强。因此不正确的是B选项。
答案:1.C2.B
下图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3题。
3.由08时到20时,图中()
A.①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
B.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
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
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
解析:选C。由题图,由08时到20时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①地的海平面等压线密度增大,表明该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应该逐渐增强,选项A错误。而②地在08时左右时,处于单一的暖气团控制下,为晴朗天气,但是在20时,②地已经位于冷锋锋后,“冷锋降水在锋后”,②地为阴雨天气,选项B错误。从两图中的低压中心所处的经纬度位置可以明显看出,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且呈增强趋势。08时时,图中低压中心气压值为1000百帕,并且等压线相对较稀疏,而在20时,低压中心的气压值为995百帕,并且相邻的等压线相对密度较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强,风力大,选项C正确。从两图动态变化中很容易看出,图中的冷锋移动速度快于暖锋,选项D错误。
下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完成4~5题。
4.B点所在气压带是()
A.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
B.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
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5.下图中和上图中A处气候特点最接近的是()
解析:第4题,由A点所在纬线上的点与地心连线和地轴的夹角以及图示风向可知,A所在纬线为40°N,故B点所在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第5题,A点为40°N,120°E,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A图为温带季风气候,B图为地中海气候,C图为温带大陆性气候,D图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4.C5.A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_______。
(2)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量要________(多或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4)气流相对上升的纬度是________和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气流相对下沉的纬度是________和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年吹C气流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常年受B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天气、气候的影响。由题干可知:①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②风带中风的方向与垂直气流。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三圈环流的过程,掌握近地面的风带、气压带分布及其变化影响。从图示看,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都在平均位置以南,尤其是赤道低气压带已越过赤道至南半球。根据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季节位移的规律,可以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另外,从A、B两地的气流状况来看,A从低纬流向高纬,是由温度高处流向温度低处,水汽因降温而容易凝结。所以,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多。C气流来自暖热的30°上空,属于副热带高气压带,至60°附近与来自极地的寒冷气流相遇,因暖轻而爬升。从图示看,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主要有赤道地区和南北纬60°附近地区,两者上升的原因不同,赤道因气温高,气流对流旺盛;南北纬60°因不同性质的气流相遇形成极锋,暖空气被迫抬升。气流上升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两地多阴雨天气。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主要是极地和南北纬30°附近地区,两地气流下沉的原因不同。极地因气温低,空气冷重而下沉;南北纬30°则因空气在高空聚集,密度增大而下沉。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
答案:(1)冬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南移
(2)多A处(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B地(信风带)气流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
(3)副热带高气压带。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
(4)南北纬60°赤道地区低多阴雨天气南北纬30°
极地地区高多晴朗天气
(5)终年温和湿润终年炎热干燥
高三地理模拟试卷试题9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单项选择题(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近期我国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中说,购买指定新能源车型补贴5万。若新能源汽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D.提高能源利用率
2.下图为“我国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酸雨四种环境问题的分布示意图”,数码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以上四种环境问题之一,按上述环境问题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②④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③①④②
3.下图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关联示意图”,下列成语与其外力作用及数码对应正确的是
A.水滴石穿——侵蚀作用——①B.山崩地裂——风化作用——③
C.泥沙俱下——搬运作用——④D.积沙成滩——固结成岩作用——⑤
4.读下列“世界某水域变化示意图”,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气候变暖B.泥沙淤积C.用水量大D.破坏植被
5.读下列地质剖面示意图,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若要修建地铁①处较合适
B.①处是良好的储油构造,②处是良好的储气构造
C.③处地质构造为背斜
D.④处可建设大型水库等工程项目
读北美大陆和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关于甲、乙洋流流向及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正确的是
A.甲向南流,增温增湿
B.乙向南流,降温减湿
C.甲向北流,降温减湿
D.乙向北流,增温增湿
7.关于a、b两地的气候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a地冬雨夏干,冬寒夏热B.b地夏雨冬干,冬暖夏凉
C.a地全年多雨,四季如春D.b地全年少雨,终年炎热
8.“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吕氏春秋•圜道》)这段文字主要涉及
A.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环节B.海水蒸发和地表径流环节
C.大气降水和蒸发环节D.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环节
9.《羊城晚报》2012年10月25日报道,广东产业发展要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下列关于“微笑曲线”中x、y、z生产环节的判断,正确的是
A.x-研发、z-营销、y-制造B.x-制造、z-研发、y-营销
C.x-营销、z-研发、y-制造D.x-研发、z-制造、y-营销
下图为我国某省四个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
11.按照联合国标准,如果一个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0%,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的时间在
A.①~②期间B.②~③期间
C.③~④期间D.④~①期间
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图中A、B、C、D可能是大城市、小城市或郊区。读图完成12-13题。
12.A、B、C、D中最有可能为郊区的是
A.AB.BC.CD.D
13.图中区域要建设一工业卫星城,最合适的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
读某区域等压线形势图(单位hpa),完成14-15题。
14.图示气压形势下,a、b两条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
A.1006、1018B.1010、1014
C.1014、1018D.1006、1014
15.有关图中四地天气与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的风力小于②地
B.③地天气以阴雨为主
C.②地吹西北风
D.④地盛行上升气流
据报道,北京时间2012年10月28日11点04分,加拿大西部的夏洛特皇后群岛发生里氏7.7级地震。随后该区域又发生了多次余震,其中震级达6.3级。完成16-17题。
16.有关此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交界地带B.震源靠近古登堡不连续界面
C.此时当地的气候特点是温和少雨D.该地震是由火山活动引起的
17.下图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夏洛特皇后群岛发生7.7级地震时,地球大致处于下图中的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下图为“某电厂循环经济利用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若H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
A.砖瓦厂B.钢铁厂C.玻璃厂D.化工厂
19.该电厂的生产模式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A.减弱噪声B.减少酸雨C.保持水土D.绿化环境
山东某地有果农研究出“一边倒”的桃树栽培技术——桃树倾斜一定角度,能够使桃树的亩产提高。完成20~21题。
20.“一边倒”桃树能够高产的主要原因是为更好的利用
A.光照条件B.水分条件C.热量条件D.土壤条件
21.在该桃树生长的地区不适宜种植的果树是
①苹果②梨③葡萄④柑橘⑤菠萝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④⑤
22.制约西南干热河谷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干旱,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
B.地形破碎,土地贫瘠
C.具有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特征,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D.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频繁
二、综合题(共56分)
23.(14分)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行政驻地永兴岛。
【资料二】我国海域伏季休渔制度是多年来一直采取的一项行政管理措施。南海伏季休渔期为每年的5月16日12时至8月1日12时。
【资料三】我国南海诸岛图
(1)三沙市隶属(省级行政区)管辖。永兴岛至黄岩岛的水平直线距离约为km。(4分)
(2)南海北部是台风的主要移动路径,每年的两季该海域经常受到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影响。若此天气系统中心位于西沙群岛海域,则海南岛吹风。(4分)
(3)我国海域伏季休渔制度的目的是。有一渔船计划在禁渔结束当天即前往南沙群岛海域捕鱼,航行期间渔船(顺、逆)风航行,判断的理由是。(6分)
24.(14分)据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不同植物类型由于组织结构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形态特征和环境特征,在遥感影像中可以表现出来。且可以直接看到植被顶部和部分侧面的形状、阴影与群落结构等。
【材料二】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绘制的“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1)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植被分布的调查,主要是利用了不同植被的不同特征,以此观察高山草甸分布的高度是。(4分)
(2)在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自然植被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规律。影响这一自然带分布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4分)
(3)根据该地区农作物的分布特征,判断其农业生产模式为,试分析发展这一农业模式的优点。(6分)
25.(14分)读西欧某地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阶段Ⅰ图,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律,第Ⅲ阶段城市发展有可能出现现象。根据其资源条件,该地宜发展工业,并分析其原因。(7分)
(2)阶段Ⅲ图中,在铁矿产地与煤田地区开挖了人工运河,分析其主要原因。(2分)
(3)分析机场的区位布局是否合理?并说出理由?(5分)
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综合消息,甲国某一物流公司已获乙国政府授权,取得了乙国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权,租期为99年。据悉,甲国公司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将粮食船运回国。
【材料二】下图为甲国和乙国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下图为某地气候资料图。
(1)甲国为。乙国有一纵贯南北的山脉,在图中描绘出其位置。(3分)
(2)据图判断甲国面积比乙国,判断的理由是
。(3分)
(3)甲国公司在乙国生产的粮食要运回甲国,选择低廉近便的交通路线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太平洋。(1分)
(4)材料三中的气候资料对应材料二中A、B、C、D的哪个城市,简述该地气候的成因。(7分)
高三地理模拟试卷试题10
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温室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手机APP)或者电脑平台对温室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与农业营销进行协调,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近年来,中亚部分国家推广”智慧大棚”规模化建设。在”智慧大棚”中,广泛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所用的基质是由尾菜、植物秸秆、牛羊粪便等农废资源经过发酵、配置而成,使当地大量存在的农废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中亚”智慧大棚”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产品是()
A. 甜菜
B. 棉花
C. 蔬菜
D. 苹果
2. 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智慧大棚”可以让中亚农业()
A. 生产成本降低
B. 产品市场扩大
C. 杜绝环境污染
D. 产品品质提高
圣诞老人的故乡—芬兰号称”千湖之国”,其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阅读芬兰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3. 该国湖泊的形成原因是()
A. 冰川侵蚀
B. 河流侵蚀
C. 海洋遗留
D. 断裂下陷
4. 芬兰号称”北欧锯木场”,与此称号关系最紧密的自然原因是()
A. 地形平坦
B. 光照充足
C. 蒸发量少
D. 河流众多
5. 某日两地居民在P点和赫尔辛基同时观测到日出,P点居民观测到太阳从正北方升起,则该日赫尔辛基的日落时间为()
A. 0:20
B. 12:20
C. 23:20
D. 23:40
总部位于深圳的B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为锂电池、电子、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业务,自主研发、生产和自主品牌是其突出特色,它在全球六大洲设立有30多个工业园。新冠 肺炎爆发后,在各国相继隔离,口罩、防护服用品需求激增背景下,B公司位于总部附近的汽车工业园迅速自主研发和加工口罩生产线,生产相关抗疫医疗物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B公司总部附近工业园能够迅速转产口罩主要是因为深圳()
A. 供应链保障能力强
B. 口罩产业协作性好
C. 航空运输条件优越
D. 有较高品牌知名度
7. B公司深圳园区还可以迅速转产的工业产品是()
A. 橡胶轮胎
B. 导航地图
C. 光学设备
D. 鞋帽制品
美国农村人口大规模迁移始于20世纪20年代,结束于60年代,均为自发性的移民。1920~1930年农村移民主要迁往大城市,规模较小,且与教育程度呈正相关。1930~1960年农村移民与教育没有相关性,规模较大,与非农区经济呈正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一般而言,农村人口大量离开农业地区将使原农村地区人民生活大为改善,但是这种现象并没有在1920~1930年的美国出现,主要是当时()
A. 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
B. 国家重点发展城市忽视农村发展
C. 美国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
D. 美国城市工业以高精尖产品为主
9. 1930~1960年美国农村移民与教育没有相关性,其背景应该是()
A. 农村农业经济不断萎缩
B. 工厂流水线工人需求多
C. 城市生产条件改善明显
D. 城乡经济水平差别缩小
10. 根据1930年美国前后农村移民规模的差异,体现出1930年前后美国()
A. 迁移距离的差异
B. 科学水平的差异
C. 交通水平的差异
D. 工业规模的差异
河流某些特征常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改变而相应变化。下图是某河流中游连续三个河段(河段长约50公里)测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宽度在过去10万年间的变化图,箭头表示变化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11. 三个测点从下游到上游的排序是()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丙甲乙
D. 甲丙乙
12. 乙河段河床特征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
A. 洪水泛滥导致河床变宽
B. 流水下蚀导致河床变高
C. 地壳抬升导致河段变高
D. 流速变慢导致河床变宽
某地理研学旅行团队在世界某区域进行陆地研学活动,绘制出该区域两个地区的地形剖面图,该研学团队发现某时段内乙地比甲地日出早约32分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该时段内甲地比乙地昼长()
A. 长32分钟
B. 短32分钟
C. 长24分钟
D. 短24分钟
14. 若一探险爱好者从乙到甲沿所在地形区旅行,其行进方向和路程最接近()
A. 自东北向西南1100km
B. 自东南向西北1100km
C. 自东北向西南900km
D. 自东南向西北1400km
“冰与火”之国,其首都雷克雅未克所需能源不是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号称”无烟城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本文由用户 shaojun 上传分享,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zlps.cn/doc/w1752.html